文萃新知|夏季偏头痛高发,安全用药有讲究

    2025-06-19 16:57:39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全球约10.4亿人患有偏头痛。偏头痛患者不但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中重度搏动性头痛,而且常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

夏季是偏头痛的高发季节,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治疗。急性期药物治疗的核心目标是为患者快速持续止痛,缓解偏头痛的伴随症状,如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应避免使用安乃近及含有巴比妥类、阿片类成分的止痛药,可以使用非特异性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吉泮类药物)。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指出,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启动预防治疗。

1. 避免诱因并使用急性治疗药物后,偏头痛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2. 急性治疗失败,存在禁忌证及药物过度使用的情况。

3. 不伴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4次,伴轻微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3次,伴严重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2次。

4. 存在特殊类型偏头痛,如偏瘫型偏头痛、脑干先兆性偏头痛、偏头痛性脑梗死等。

目前,国内用于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患者在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后,医生会根据其头痛的天数、持续时间等,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文萃报》摘自《老年健康报》)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