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只手暖一片心——记“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郑振明

颜想念 卿超平 郑宏   永州日报   2025-06-19 16:21:31

 推广

在祁阳市,有这样一位残疾人工作者——他以残缺的手掌贴心守护着2.7万名残疾人,用二十余载如一日的坚守温暖着这座城市的特殊群体。他是祁阳市残联副理事长郑振明,一位从苦难中汲取力量、以服务照亮残疾人群体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一岁时的一场意外火灾,夺去了郑振明的右掌。这份刻骨铭心的经历,并未让他消沉,反而淬炼出他坚韧的意志,更成为他连接残疾人群体、理解他们内心世界与切实需求的天然纽带。正因为亲身经历过,我对残疾人的心理感受最深,了解他们的疾苦,这让我能更精准地对接他们的个性需求。郑振明说。带着这份特殊的感情,郑振明将服务残疾人视为毕生己任。

服务下沉,让困难群众少跑腿

70多岁的王花吉老人去年因脑梗瘫痪在床,办理残疾证成了大难题。郑振明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医生上门鉴定,为老人办好了残疾证。这不仅让老人每月能领取护理补贴,还大大减轻了看病负担。

郑振明敏锐洞察到残疾人奔波办证的不便,经多方协调,在全省率先将残疾证办理窗口前移至鉴定医院,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每年3月和10月组织医生跑遍祁阳市22个乡镇,集中开展评残办证服务;对于行动极度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则逐一上门办理,真正实现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残疾人的事在他心里,永远像自己的事一样急迫。同事彭旺元说,每当残疾人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总是郑理事长。

雪中送炭,铺就残疾人创业路

2018年,视力一级残疾人邓先雨创办的永州瑶岭山泉公司突遭洪灾,设备受到损坏。郑振明深知残疾人创业不易,第一时间上门帮扶,不仅协调银行贷款40万元,还争取到10万元贴息支持,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在郑振明的帮助下,邓先雨多次接受创业指导和培训,并成功申报市级残疾人就业基地及省级农村阳光助残就业基地,累计争取政策性补贴20余万元。如今,该公司桶装水年销售额突破1400万元,带动33名残疾人稳定就业,成为残疾人自强创业、带动就业的典范。

水厂被冲毁时,我几乎绝望。是残联和郑理事长伸出援手,还持续关心企业发展和员工收入。邓先雨感慨。

深耕细作,推动惠残政策精准落地

为残疾人解难,郑振明事无巨细。他推动完成近千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该项工作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先进。

在他和残联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祁阳市8478名残疾人享受城乡低保待遇,8344人获得生活困难补贴,1275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残疾人医保、社保实现全覆盖,各项惠残政策精准落地。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残疾人基本生活和照护服务的基本保障。

今年5月,郑振明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坦言:这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全体残疾人工作者的荣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为残疾人服务,做好他们的暖心人、贴心人。

从一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到成为祁阳2.7万名残疾人的主心骨。郑振明用20多年的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健全的肢体,而在于一颗赤诚奉献、永不言弃的心。(永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颜想念 卿超平 通讯员 郑宏)

责编:陈程

一审:陈程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永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