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6-17 11:41:20
盛夏时节,夜晚的街头热闹非凡,烧烤摊、龙虾店座无虚席。不少人会约上三五好友,点上满满一桌美食,再来几瓶冰镇啤酒,一吃就到深夜两三点。要提醒大家的是,吃夜宵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这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悄然给健康埋下隐患,其中特别要小心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疾病。
典型表现与病因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或结肠出现非特异性炎症感染,主要与环境、生活因素、肠道微生物、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有:1.腹泻与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3-10次不等,粪便含黏液、脓血,伴有下坠感。2.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部隐痛,呈“疼痛-便意-便后缓解”规律。3.全身症状: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消瘦、贫血、低热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
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与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油腻)或劳倦过度致脾胃虚弱、外感湿热之邪或内生湿热、情志不畅(如长期焦虑、抑郁)致肝郁脾虚有关。
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 打好“持久战”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打“肠道持久战”,通过中医辨证护理与科学日常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中医强调“治未病”,即使处于缓解期,也应注重脾胃调理与情绪疏导,防止复发。
1.穴位调理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每日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双侧穴位,每次5-10分钟,以酸胀感向小腿放射为佳。足三里为胃经合穴,按揉可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缓解腹泻腹痛。
脾俞穴与胃俞穴: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俯卧位,用掌根轻轻按揉两穴,每次3~5分钟,可健脾益气、温中散寒。
神阙穴:即肚脐,用艾条悬灸神阙穴,距离皮肤3-5厘米,每次15-2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患者,可温阳散寒、调理肠道。
2.中药外治
中药保留灌肠:选用苦参15克、黄柏10克、地榆炭12克、白及10克、锡类散1支(冲服),水煎取汁100-150毫升,温度37℃-40℃,每晚睡前灌肠。操作时取左侧卧位,肛管插入深度15-20厘米,缓慢推注药液后保留2小时以上,可清热燥湿、止血生肌,直接作用于肠道炎症部位。
穴位贴敷:将吴茱萸粉10克、生姜汁适量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适用于肝郁脾虚型患者,可疏肝理气、止泻止痛。
分型食药膳,助养肠道
1.脾胃虚弱型:宜食健脾益气之品,如山药莲子粥(山药30克、莲子20克、粳米100克同煮)、茯苓饼(茯苓粉、面粉各等量制成),忌生冷瓜果、油腻之品。
2.湿热蕴结型: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绿豆薏米粥(绿豆30克、薏米20克、粳米100克)、马齿苋蛋汤(马齿苋200克焯水后与鸡蛋同煮),忌辛辣、油炸食品。
3.肝郁脾虚型:宜食疏肝健脾之品,如陈皮粥(陈皮5克、粳米60克同煮)、玫瑰花茶(玫瑰花3-5朵沸水冲泡),避免情志刺激后进食。
日常调摄要点
1.规律作息与情绪管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肝郁脾虚者可每日书写情绪日记,疏泄不良情绪。
2.适度运动:选择温和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每日30分钟,以微微汗出为宜,可增强体质、调节肠道功能。
3.饮食禁忌:急性期禁食生冷、辛辣、牛奶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缓解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4.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腹痛程度,若出现高热、血便量增多或腹痛加剧,需及时就医,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 王殊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