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17 14:08:22
文|张未末
湖湘文化自屈贾开篇、朱张传道,至近代“敢为人先”的精神激荡,始终涌动着创新求变的基因。当下湖南聚焦“三个文化”和两道“融合命题”,将湖湘精神注入文艺实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共舞,催生出兼具时代气息与湖湘特色的新大众文艺范式。
从“草根叙事”到“文化共情”,人民性是新大众文艺的基因密码。自“五四”以降到“文艺大众化运动”,由延安时期“文艺为人民大众”到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文艺”再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回望百年中国文艺历程,人民性始终是文艺的根本特质。湖南的新大众文艺,从“超女”“快男”开创的全民选秀热潮,到今年初的大学生创业节目《夺金2025》,始终以“素人”为主角,让普通人站上舞台中央,以真实故事和情感共鸣打破文艺创作的精英化窠臼。从湘西苗寨的民俗短视频到长沙街头即兴创作的方言说唱,人民群众以智能终端为笔、屏幕为纸,将个体经验升华为公共文化表达。这既延续了湖湘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特质,又使大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共创者,真正实现文化共情。
从“单向输出”到“多维沉浸”,新技术是新大众文艺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迭代兴起,文艺与生活、科技、经济紧密交织。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下,文艺形式正经历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跃迁。芒果数智开发的“山海”APP聚合全球数字文博资源,用户可深度鉴赏文物,甚至参与文创开发与收益共享;湘绣非遗传承人借助动态捕捉技术打造“数字绣娘”,让千年针法在元宇宙中演绎湖湘美学。这些尝试不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更是对“虚实交融”艺术哲学的探索。此外,国风沉浸式幻境秀《新刘海砍樵》让传统艺术在小剧场演出中焕发青春,彰显“内容即场景、体验即传播”的新大众文艺逻辑,呼应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中追求真理与创新的内核。
从“本土深耕”到“全球交响”,传播力是新大众文艺的文化价值。传播产生影响,影响产生力量,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大众文艺形式如网络文学、短视频、微短剧等皆如此。一方面,湖南依托“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音视频产业全链条技术底座。“芒果大模型”实现“文生视频”高效创作,首个AI导演“爱芒”通过深度学习全球节目数据库为内容出海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跨界融合亦成为传播革新的重要路径,如“湖南辣条飞上天”主题航班以沉浸式体验将湖湘美食文化搬上云端,飞向更广阔的受众。更值得关注的是,湖南正通过多语种融媒体矩阵将湖湘故事以短视频、虚拟展演等形态触达海外受众。这种“科技为媒、文化为核”的传播策略,既延续了湖湘文化“心系天下”的格局,也为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提供了湖南方案。
“新大众文艺”的湖南实践,本质是湖湘文化与时代命题的深度对话。三湘儿女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经世致用的智慧,探索出一条“文化为体、科技为用、大众为本”的文艺创新之路。未来,随着文化科技融合试验区政策红利的释放,湖南必将以更多扛鼎之作,为中华文化的新时代绽放贡献力量。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