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16 16:17:20
新湖南客户端6月16日讯(通讯员 宋锦辉)每天早晨8点,双峰三中温馨明媚的校园内,52岁的英语教师胡芬便早早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自1992年踏上教学岗位,她长期坚守乡村教育一线,33余年如一日,用青春与热血潜心耕耘三尺讲台;用爱心与责任,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子;从学生眼中风华正茂的“胡姐老师”,到弟子心中慈祥、宽厚的“胡妈妈”,胡芬用自己的点点滴滴,生动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的初心与担当。
创新教学:让语言学习更有生命力
作为一所农村高中,双峰三中生源质量不稳定,不少学生学业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尤其缺乏信心。面对这一现实,胡芬不因循守旧,而是鼎力创新,不断探索符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模拟、口语辩论等互动,努力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趣”起来。
在讲授词汇时,胡芬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绿地、周边田野中观察真实生活场景,训练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结合眼前实景撰写英语短文,从农活体验谈劳动意义,从家乡生态变迁谈绿色理念,从而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学生们慢慢意识到,高中英语课堂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单调、刻板,而有着丰富的意蕴,深刻的内涵;英语不仅仅是简单的高考科目,更是表达自我、连接世界的桥梁。
为适应教学实际,胡芬自学视频剪辑技术与录播技能,赶制出“胡芬英语微课堂”50多期。她巧妙利用家中老式照相机、手机等设备,精心拍摄教学视频,围绕高考词汇、语法要点、写作技巧等内容精心设计;结合乡村生活素材进行语言输入。这些视频课件,通俗易懂又不失系统性,广受学生好评,也成为青年教师争相学习借鉴的优秀案例。
近5年来,胡芬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成绩稳步提升。2023年高考,她所教的班级是一个物理类平衡班级,学生总体素质较高,但英语成绩却是明显短板。胡芬在高二接棒时,该班英语人平分比全校倒数第二名的班级低10多分。通过她不懈努力,同学们英语成绩得以极大提升;更可贵的是学生学英语态度发生了质变,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英语,并且敢于表达。高考时,该班高考英语成绩后来居上,本科上线人数跃居全校前列。
用心守护: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天
双峰三中主要面向农村招生,留守学生比例较高。胡芬特别关注留守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健康。她相信,对于青春期孩子,理解和尊重比说教更重要。
几年前,一位学生因家庭变故状态低迷。胡芬在日常交流中察觉异常,主动沟通了解情况,为她争取到学校资助;课余时间也尽力给予她学习上的帮助和精神支持。这位学生逐渐重拾信心,顺利完成学业,并考入理想大学。回想起那段经历,这名同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胡老师没有过多干预我的人生,但在我迷茫之际,她像妈妈一样为我把握航向。”
为适应高中阶段女生心理发展和安全教育的需要,胡芬主动进修心理辅导课程,开设“花季守护”小讲堂,定期与学生探讨生理卫生、青春期情绪管理和人际边界等话题。她注重方法的温和与实用,致力于帮助女孩们在成长中建立自信和自我保护意识
胡芬常说:“教育教学,我只是尽自己力所能及。”她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一份敏感与克制,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在陪伴中前行。
薪火相传:青年教师的引路人
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方面,胡芬也倾注了大量心力。作为一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胡芬对“青蓝工程”结对的徒弟及其他青年教师,手把手传授教学经验,从教案设计、课堂组织到教学反思,每个环节都严谨、细致。
2020年,刚参加工作的一位老师要上人生第一节公开课。胡芬每天陪她打磨教案、反复推敲教学环节。即使感冒发烧,她也坚持听完每次试讲,还逐字修改课堂语言。“她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匠心教学’。”这位老师动情地说。如今,这位老师已成长为县级教学能手,仍保留每周向胡老师请教的习惯。
近5年来,胡芬指导的多位青年教师在县级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学校骨干力量。她用耐心和坚持,把“传帮带”做成了一场温暖的接力。
坚守初心:一位共产党员的教育担当
30余载,胡芬辗转多个乡镇,但始终扎根农村教育。她先后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而她最珍视的,是学生们亲手写下的贺卡和一句句“胡妈妈,我们想您”。在她眼里,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看到昔日的孩子成才归来。
“我愿做孩子们通往世界的桥梁。”这是胡芬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生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她身上闪烁着教育的光芒,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情怀。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