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走进直播间,苗银錾刻“Z世代”……

  三湘都市报   2025-06-15 07:36:40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

从苗寨银饰的熠熠之光,到湘绣针尖的万千气象;从花鼓戏台的人间烟火,到土家织锦的斑斓史诗——三湘四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部部流动的史诗,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审美精魂。它们正前所未有地“火”在聚光灯下,吸引着年轻的目光。

然而,真正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此刻的闪耀,更在于能否将这文化的薪火,稳稳地传递到未来之掌中。为此,我们对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们的守护与求索中,探寻非遗薪火相传的当代密码。 

直播间里的花鼓戏小旦:“倔”姑娘练就“打杯子”绝活,爆红网络

晚上9时的直播间里,瓷杯清脆的碰撞声与悠扬的唱腔交织,吸引了许多网友点赞叫好。长沙花鼓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5后青年演员陈雨晴,以一方屏幕为媒,用指尖翻飞的“打杯子”绝活和创新的网络表达,为百年非遗注入青春活力,让“家乡的戏”不仅还在,还唱得愈发红火。

6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在长沙市戏剧艺术中心的练功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练早功的陈雨晴。和许多从小练功的演员不同,陈雨晴13岁才接触花鼓戏,起步晚。为了学好戏,她以勤补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以优异成绩叩开长沙市花鼓戏剧团大门。

在剧团,陈雨晴有招绝活——“打杯子”。四只清雅小巧的杯子在指尖碰撞震颤,银铃般悦耳的声音配着婉转悠扬的唱腔,让观众的目光难以从演员身上移开。也正是这项兼具难度与美感的技艺,让她走红网络。

2019年,一次闲来无事,她在阳台上录制了一段“打杯子”视频发在网上,意外出圈,收获近400万浏览量和41万粉丝。“一直以来,传统戏曲都面临着观众老龄化的困境,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戏曲还有人看吗?”短视频的走红让陈雨晴看到了希望。她开始将花鼓戏的经典剧目用短视频的形式演绎,还把舞台搬进了直播间。

对很多戏迷来说,陈雨晴的另一个名字——“一东老师”更加熟悉。在短视频平台上,“花鼓戏一东”的粉丝已经接近60万,覆盖了“60后”至“00后”各年龄段。

“花鼓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载歌载舞接地气。”陈雨晴介绍,《打铜锣》里蔡九哥与爱占小便宜的林师娘、《补锅》中岳母娘嫌弃女儿男友等故事,都以家庭矛盾为切入点,将生活日常搬上舞台。

身处竞争激烈的短视频赛道,陈雨晴选择走进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将家长里短、生活趣事写成戏词。“岳麓山下书声郎,凤凰花开满枝长,考场门前战鼓响,莘莘学子志气扬……”2025年湖南高考,陈雨晴用花鼓戏的形式为考生加油,“我要让大家知道,花鼓戏有很多种打开方式”。

提及和戏迷们的互动,陈雨晴十分感慨,“很多年轻观众逐渐从看热闹到懂戏腔,甚至还能跟着哼唱。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花鼓戏,我觉得付出的努力都值了。”

古丈苗寨里的银匠:年轻人喜欢,苗银就不会被遗忘

在湘西古丈墨戎苗寨里,叮叮当当的錾刻声从木楼里传出。石长茂手持小锤,在银片上勾勒水波纹——这种传承千年的工艺,在他手中既有传统纹样的厚重,又透着现代审美的灵动。2021年,32岁的石长茂成为古丈县第一批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起接下了锻制的铁锤。

“苗族没有文字,银饰上的龙凤呈祥、凤穿牡丹都是我们的‘语言’。”石长茂的指尖划过银镯上的浮雕,每一道纹路都藏着苗族的历史记忆。

年少时,他看着爷爷辈用锤子和錾子在银料上“作画”,一颗传承的种子就此埋下。但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家乡没有合适的工作,他选择外出打工。直到2018年,当地发展乡村旅游,他才带着“回乡学艺”的念头重返苗寨。

“刚回来时连画画都不会,做浮雕全靠脑子想轮廓。”为了弥补短板,他看视频学简笔描摹,从勾勒最简单的纹样开始,一锤一锤砸出肌肉记忆。如今,他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錾子、锤子等工具,光是制作一只拉丝凤凰手镯,就需要经过熔银、锻打、拉丝、錾刻等二十多道工序。

“几年前,村子里只有十几人在学这项技艺,现在光是年轻人就有80多人。”石长茂说,“发展苗寨旅游后,游客多了,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有人买了。在家门口就能工作,还能传承我们的文化,谁都愿意回来。”

“年轻游客觉得传统水波纹像‘海浪’,现在我们改成了直的、斜的,像现代抽象画。”面对市场变化,石长茂和老师傅们开始尝试创新。他们发现纯传统纹样难以吸引年轻群体,便将现代几何元素融入錾刻,推出的拉丝凤凰系列成了“爆款”——细如发丝的银线缠绕出凤凰轮廓,克重轻、造型精巧,成了年轻游客的心头好。在他的工作坊里,游客还可以亲手尝试敲打银料。

“银饰锻制不仅仅是我们生存的手艺,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得把它传下去。”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后,石长茂的责任感更重了。面对未来,他信心十足:“只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苗银、喜欢苗银,苗银就不会被遗忘。”

责编:陈舒仪

一审:罗艾敏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