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6-10 11:45:46
通讯员 何晓晓 王思缘
6月初的一天,晨光熹微。祁东县第三人民医院内一科的走廊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护士长周婷握着记录本穿梭在病房,发梢沾着未干的晨露,眼里却盛满温柔笑意。自2002年,她穿上这身白衣,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从内科到外科,再到如今的内一科,这位护理工作者用20余载光阴,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
作为内一科护士长,周婷深知责任重大。自我鞭策早已成为她融入血脉的职业本能,20多年来,她始终以严苛标准要求自己,将全部热忱倾注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这份事业于她而言,既是悬于肩头的责任重负,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灯塔。
每当监护仪发出急促警报,周婷总能瞬间进入“战斗状态”。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时,她的操作精准,眼神中透着令人心安的沉稳。当患者从死神手中挣脱,家属喜极而泣的那一刻,她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面对年轻护士的求助,她总会放下手头工作耐心指导。看着后辈们从生涩走向娴熟,她眼中满是欣慰——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护理精神的延续。
护理工作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连续数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常让她累得直不起腰;面对患者的误解和指责,委屈的泪水只能默默咽下。但每当看到康复患者带着温暖的笑容向她道谢,那些疲惫、委屈便如晨雾般消散。正是这些细碎却珍贵的瞬间,支撑着她在护理之路上坚定前行,也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源源不断的快乐与满足。
周婷认为,护理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事业。
2022年9月,科室收治了一位70多岁的心衰大爷。老人无儿无女,入院时独自前来,甚至因空腹抽血一整天未进食。当时医院食堂停业,老人既无力外出就餐,也不会使用外卖软件。周婷发现后,立刻将老人扶回病床吸氧,下班后亲自下厨,为仅剩几颗牙齿的老人做了鸡蛋羹和碎肉汤。这份温暖让老人念念不忘,即便在周婷休息时,仍向其他护士打听这位“好心肠的护士长”。
在平均年龄超70岁的内一科,像这样无人照料的老人不在少数,周婷总是默默给予关怀,“我也是女儿,希望我的父母需要帮助时,也能遇到好心人。”
专业与温情,是周婷护理工作的双翼。2024年12月的一个晚上,因身体不舒服正在科室输液的她,遇到一位从长沙做完PICC置管术的中年患者。患者因穿刺点渗血心急如焚,又因路途遥远无法返回原医院,周婷顾不上身体不适,输完液后立即为患者进行维护。严格的无菌操作、娴熟的手法,让原本担忧基层医院技术的患者渐渐放下心来。虽然患者没有过多言语,但周婷知道,自己又一次用专业为患者驱散了阴霾。
面对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周婷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她要求自己和科室护士注重每一个细节,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操作。当患者产生误解时,她总是耐心倾听,用温和的话语化解矛盾。在她的努力下,内一科的医患纠纷明显减少,科室氛围和谐温暖。
工作之余,周婷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每次外出学习归来,都会将新知识、新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在她看来,护理工作虽平凡琐碎,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20余载春秋,周婷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用专业与爱心守护患者健康。她常说:“选择护理,我从未后悔,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责编:许建
一审:许建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