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洁 许毅 邓小祥 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2025-06-06 09:34:2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6日讯(通讯员 冷洁 许毅 邓小祥)日前,一只受伤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南鳽(jiān)在新宁县一村民家被发现。在村民及时反馈、多部门迅速响应的爱心接力下,这只珍贵的“国宝”成功获救,目前状况良好,正在接受专业康复护理,待痊愈后将被放归自然。
6月2日傍晚,暮色中的崀山境内蛙声一片,村民郑洪走进鸭棚清点家禽,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水面时,发现鸭群中蜷缩着一只长着黑色冠羽的大鸟,这只鸟形单影只,行动迟缓,每一次振翅都显得异常艰难,且无法远飞。
郑洪掏出手机搜索比对,当“海南鳽”与眼前的生灵重合时,他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他惊呼,这可是比大熊猫还稀有的神秘鸟王!郑洪立马拨通了县森林公安局的电话。
“翅膀活动正常,但状态萎靡,必须尽快送医!”当专家的判断从听筒里传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海南鳽救援行动正式启动。当晚,海南鳽抵达崀山朱鹮保护站,救护员检查后发现鸟嘴基部和额头有轻微擦伤,随后将其安置在野化笼舍,笼舍里有为其准备的泥鳅。
6月4日清晨,海南鳽开始主动捕食泥鳅,此时距其被发现正好36小时。崀山石田朱鹮监测点救护员刘叙勇说,通过监控监测,海南鳽目前觅食正常,体态良好,比较活跃。
据悉,海南鳽是我国特有的鹭科涉禽,体型与鹭相似,昼伏夜出、行踪隐秘,它们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不喜群居、几乎不鸣叫的特性,使得它们极少被观察到,因而获得了“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的称号。全球成年个体仅存约1000只,比大熊猫还珍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也是全世界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
此次海南鳽在新宁县被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该县野生动物保护响应机制和专业的救护能力,从村民敏锐发现到多部门高效协作,形成了一条高效的野生动物保护链条,生动诠释了“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的生态保护模式。
如今,新宁县已建立起覆盖全县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数百名像郑洪这样的“民间守护者”,正与专业部门共同编织起生态保护的细密网络。
同时,作为省重点林区大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新宁县成为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绝佳之地。
近年来,该县先后监测到林麝、彩鹮、白鹇、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黄胸鹀、蓝喉歌鸲、豹猫、藏酋猴等多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资源冷杉等,并成功野化放归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