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05 10:24:35
今天我们要聊的对联,因清代杭州贡院而诞生,落笔人是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名臣阮元。“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这副联激励了无数考生,让他们满怀风正帆悬之志迎接未来。
上联写“桂子香时,槐花黄后”,这八个字也非随意撷取的秋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乡试通常在农历八月举行,正是桂花飘香、槐叶泛黄的时节。阮元以植物为喻,“桂”取自“蟾宫折桂”,象征金榜题名。“下笔千言”四字,化用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却更添动态之美。贡院内的考生文思如泉涌,笔墨纵横间,仿佛能听见纸页与心跳的共振。阮元以笔墨为舟,载着学子穿越桂香槐影,驶向命运的渡口。
如果说上联是“入世”的激昂,下联则是“出世”的通透。“出门一笑”,既有卸下重负的洒脱,亦含对结果的坦然。“西湖月满,东浙潮来”更非闲笔:平湖秋月为西湖名胜,每年西湖赏月,正是“四时月色最宜秋”,而农历八月,也是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之时,二者一静一动,一柔一刚,既紧扣贡院所在地,又以自然气象烘托人生境界。阮元以切合时令的景色作衬,学子们壮志凌云、意气风发之气也扑面而来。试想当考生们考完走出贡院,便看见那一片风景旖旎的西湖月色和波澜壮阔的钱塘江潮,心情不觉舒畅,开怀一笑,正是胜固可喜,败亦欣然。
联中不见说教,却以诗意的语言传递双重境界:考场如战场,需倾尽才华;人生如长河,当笑看风云。三百年过去,科举已成历史云烟,但这副对联依然鲜活。它让我们看见:最厚重的文化,往往诞生于最质朴的生活场景;最深刻的人生智慧,或许就藏在一次“出门一笑”的转身里。在奋斗时倾注全力,在释然时笑看风云。毕竟人生的考场,从不只有一张答卷。
策划/王华玉 张嘉诗
文案/张嘉诗
拍摄/戴钺 邹尚奇
剪辑/戴钺
责编:张嘉诗
一审:陈永刚
二审:赵雨杉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