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轮作!临武县塘下村生态养殖助农增收,预计户均增收达2万元

黄玲艳 雷婉婷   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2025-06-05 09:03: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黄玲艳 雷婉婷

入夏以来,小龙虾陆续上市,成为不少市民餐桌上的一道限定美食。在临武县舜峰镇塘下村的连片水田里,绿油油的稻苗与小龙虾共同构建起立体生态链。当地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通过虾稻轮作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夏日的塘下村,水田里一只只红壳小龙虾在田间穿梭觅食,村民陈天仁卷起裤腿,熟练地将地笼放入水中。

陈天仁介绍,地笼应放置在水深且无水草的区域。通常,两亩田需要布置20个地笼网,并在地笼内放置一些诱饵,这样龙虾便会自行进入笼中。

陈天仁今年60岁,从2018年开始养殖小龙虾,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他介绍,小龙虾一般秋冬繁殖,上一年9月至10月份把虾苗放入稻田和鱼共养,到第二年的4月、5月便可收获。成品虾每亩产量可达200公斤左右。

陈天仁表示,今年龙虾的总产量预计可达2000公斤,现在市场价格约为每公斤26至28元,预计到6月中旬能够全部销售完毕。上半年他专注于养殖龙虾,下半年龙虾收获后便开始种植稻谷,待稻谷收割完成后,农闲时还会外出打些零工补贴家用。这样一来,他一年的收入能达到六七万元。

在塘下村,村民坚持绿色生态的喂养方式。小龙虾吃稻茬和青草长大,自然繁殖的虾一般每只重量在20到30克不等,最大的能达到每只50克。成熟的虾,身体外观呈红黑色,虾钳肥大有力,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塘下村依托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广泛发动村民养殖小龙虾,目前养殖面积达450余亩。通过水稻、小龙虾轮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预计每户年均增收达2万元。

舜峰镇塘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都仁介绍,塘下村临近宝贝林水库,水质好,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种环境生长的小龙虾肉质饱满,味道也特别好。目前,全村约有40%的农户养殖了小龙虾,而另一部分农户则种植了双季稻。下一步,他计划打算进一步培训村民学习养殖技术,实现虾稻轮作,帮助他们增产增收。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