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声|家校共谱成长交响诗

  科教新报   2025-06-03 17:52:50

长沙市育英会展小学 徐玲

初见小橙子是学校为排练集团读书论坛节目的选拔现场,我是负责老师。那个攥着衣角躲在同学身后的小女孩,说话声音像蚊子哼哼似的,连“春天来了”四个字都念得断断续续。刚建校一年的学校还只有一年级135个学生,缺人的现实让这个胆小的孩子意外入选了朗诵表演。

后来,胆怯的橙子开始上我的主持特色课。刚开始她真的就像只误入聚光灯的小鹿,站在舞台上瑟瑟发抖。直到有一次,橙子妈妈提前来接橙子,和她妈妈交流才知道,橙子爸妈和我一样都是学音乐出身。她妈妈摸着舞台上的钢琴跟我吐露心声:“我们都是学音乐长大的,太知道被逼着练琴的滋味。所以她想画画我们就陪她画画,她想唱歌我们就陪她唱歌。她想学朗诵,我就帮她抢您的课。”这句话让我心中一震——原来橙子是真的喜欢朗诵,她的父母也真的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

再后来,每次她来上课,我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她,教她发声,想方设法帮她克服上台恐惧。两个月后的升旗仪式上,晨风掀起她胸前的红领巾,那个曾经拿着话筒瑟瑟发抖的小姑娘,已然能挺直腰杆主持全校活动了,她那清亮又甜润的嗓音回荡在校园上空,听得人嘴角上扬。

第一个学期结束,我特意选了去橙子家家访。正碰上橙子外婆教她绣花。老人戴着顶针慢慢引线:“绣花得顺着布纹走,教孩子也得顺着她的性子来。”看着祖孙俩为了学校“湘藏一家亲”的活动给西藏小朋友缝围巾的模样,我突然明白这个家庭的特别——他们客厅堆着橙子的画册,墙上贴着她跳芭蕾的照片,却从没逼她学过钢琴。“给她自由,任她选择”这是这个家庭三代人绵长的育人智慧。

去年元旦,橙子入选了学校元旦社团节的主持人,声线与情绪再次打动全场。活动结束后,橙子妈妈悄悄领着我打开了她后备箱的一个旧纸箱,里面全是橙子从小到大的涂鸦:歪歪扭扭的太阳戴着帽子,长翅膀的小猫在星空游泳......每一笔都是未被修剪的灵性在舒展。“真正的美育不是把幼苗修剪成盆景,”她抚平某张画角的褶皱,“而是让每片新叶都保有向着光生长的弧度。”那一刻,橙子主持的纯美之声再次萦绕在我耳边,潺潺如初融的溪水,那些曾被小心呵护的童真,在追光灯下绽放成最美的模样。

一年后,我的家访之路再次走进橙子家,祖孙俩正在合作完成校徽的刺绣,准备参加学校庭院展厅的首秀。外婆带着老花镜将丝线分成十六分之一:“急不得,针脚太密布料要皱眉头的。”“就像妈妈催我背稿子,舌头会打架呀!”橙子的话让满屋子的人莞尔,却让我想起昨夜辅导女儿时摔在地上的笔——那时我多像急躁的园丁,恨不得把每片叶子都修剪成标准的形状。这一回,来家访的老师被学生的家庭上了一课——原来我们认为的“不完美”,都是孩子必经的路,我们总想凭借过来人的经验代替他们成长,殊不知那些磕磕绊绊和失败,才是孩子暗自积攒、有朝一日破茧成蝶的内功。

初夏的全县新时代好少年演讲比赛现场,二年级的橙子站在高她两头的对手中间,宛若一棵稚嫩却挺秀的小树。当她以纯正的发音、清脆的童声和充沛的情感获得全场瞩目时,我忽然看见时光的魔法:那个躲在同学身后不起眼的小女孩,已在无数个被师长鼓励、被自我激励的日子里,挺直身姿、修炼实力、绽放自信,以自己的热爱熠熠生辉。

当橙子捧起获奖证书时,她胸前飘动的红领巾与外婆的银针、妈妈的画箱、学校的舞台交织成歌。原来真正的育人智慧,既是穿引丝线的专注,也是新枝生长的从容;是让每颗星星循着自己的轨迹发光,让每朵花保留独特的芬芳形状——这何尝不是家校携手共同谱写的成长交响诗。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成果      

责编:曾玺凡

一审:曾玺凡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