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实施政协“委员河长”机制 共护河湖安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27 12:11:14

新湖南客户端5月27日讯(通讯员 李锐 刘海兰)郴州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河湖管护治理的答卷上书写出独特篇章。2023年来,郴州市政协与市水利局携手创新,推出政协“委员河长”工作机制,将民主监督与河湖管护治理深度融合。

舂陵江畔,“委员河长”俯身记录河岸生态变化;东江湖上,“委员河长”联动调研为“十年禁渔”出谋划策;西河湿地边,曾经淤塞的河道重现碧波…… 这些生动场景,正是郴州“委员河长”机制推动河湖生态蝶变的真实写照。

历经两年的探索实践,“委员河长”这一机制实现从“治水”到“兴水”的跨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板。

创新工作机制,擎起制度特色“灯塔”

“政府治水”到“全民护水”,从“行政推动”到“协商共治”,政协“委员河长”机制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伟力。

根据全市水资源保护现状和现实要求,经精心调研,郴州市政协与市水利局协同发力,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协“委员河长”制度,20238月,召开政协“委员河长”工作启动会议,11个县市区陆续召开“委员河长”工作启动会议,将民主监督的触角延伸至全市每一条河流。

郴州市召开“委员河长”工作启动会议。

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郴州制定并印发郴州市“委员河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委员河长”工作组,采取委员总河长+委员河长+委员副河长+政协专委会负责人+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政协委员履职模式。该模式既鼓励委员广泛参加,又统筹考虑委员个人实际和河流分布等情况,全面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助力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美丽郴州建设。

委员河长选聘环节,坚持就近就地、分段选聘原则,要求选聘数量不低于当地委员数的15%2023年,356名委员接过聘任证书,正式成为“委员河长”,其中市级“委员河长”10 名、“委员副河长”18名,县级“委员河长”157名、“委员副河长”171名,他们带着使命与担当,为实现“郴州好水、生活更美”目标贡献力量。

“委员河长”正式上岗。

加强联动监督,绘就生态靓丽“画卷”

翠江碧波荡漾,东江白帆点点,郴江鸥鹭翔集,西河湿地生烟…… 在郴州的母亲河畔,“委员河长”的身影与河湖美景相映成趣。他们以政协智慧筑牢生态屏障,以委员担当推动巡河常态化,让“水清岸绿、城水相融”的生态画卷愈发鲜明。

市政协主席率先担任“委员河长”,市、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紧随其后,带动政协专委会、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工作室)负责人、广大委员及乡镇(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政协工作专干积极参与。各级“委员河长”紧扣大气质量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河道保洁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巡河,机制运行2年来,市县两级委员河长”足迹遍布全市,发现并推动解决河道淤、污水溢流等问题1760个,切实提升巡河问水实效

郴州建立“问题交办—部门处置—河长评价”机制,瞄准生活污水治理、入河排污口管控等民生痛点,开展专项攻坚,先后助推解决永兴县柏林园区污水处理不规范、湘阴渡荷叶村厕所改造不彻底污染地下水、湖南建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雨污不分流等问题。并举一反三,常态化开展县城区污水管网“体检”,完成沤江二完小排污口等16处隐患整治,河湖治理的“神经末梢”更加畅通。

巡河员智囊团,政协委员深度参与河湖治理的全链条在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十年禁渔”等诸多课题中形成一份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助推郴州搭牢水立方四梁八柱全市53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东江湖水质长期保持Ⅰ类,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舂陵江桂阳段获评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美丽的东江湖。

强化宣传引领,深耕共治氛围“沃土”

推出深化“委员河长”不仅为常态化巡河护水注入了新活力,动员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爱河护河行动中来。

市县两级“委员河长”紧扣"学雷锋日""世界水日"等主题节点,组织开展“‘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主题宣传和公众倡导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布设主题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系统宣贯《水法》《长江保护法》等法规政策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活动期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60余人次,推动形成"保护水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

以政协委员工作室为阵地,联动各界人士深度参与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委员河长”工作的创新,受到了《人民政协报》、《中国水利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及各界自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实现"一个委员带动一片群众"的示范引领效应。

此外,通过政协云“热点关注”栏目,开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建一言献一策”活动,引导政协委员、广大群众参与,征集意见建议467条、生态环保领域问题线索53条。同时,大力引导党员河长企业河长志愿者河长等民间河长参与,全市1200名民间河长全年开展巡河2.4万余人次推动形成"政府主导、政协助推、社会参与"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这场由"委员河长"引领的治水实践,不仅擦亮了"郴州好水"金名片,更探索出一条具有政协特色的流域治理新路径,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责编:潘文秀

一审:潘文秀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