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丨破作风顽疾 树为民情怀——以作风建设提升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5-25 22:59:11

钟哲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横亘在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高墙,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生了脱离群众的危险。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就是要破除作风积弊,把干部从酒局饭桌拉回田间地头,从迎来送往推向民生现场,从文山会海回归为民办事,以“深入实地、设身处地、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优化党群干群关系新生态。

深入实地察真情,防止拍脑袋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拍脑袋决策的病灶,在于脱离群众、不察实情。例如某地为了形象和政绩打造的“景观农田”因忽视农户种植习惯沦为荒草地,暴露出“闭门造车”的决策危害。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推动决策坐标从“办公室想象”转向“田埂间丈量”。各级干部不妨多练练“泥腿子”功夫,深入田间地头多跑跑,时常走家串户多听听。只有基于脚底沾满泥土的调研,作出的决策才能符合群众的期待。

设身处地能共情,杜绝拍桌子骂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拍桌子骂人的本质,是放弃了群众立场。“设身处地”在实践中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有的干部不愿换位思考,做群众工作缺少真情,总是以管理者的姿态面对群众。例如曾引发舆论哗然的“咆哮式执法”“野蛮式回应”等负面案例,折射出个别干部将群众当做管理对象的心态。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将共情之力注入社会治理经络,持续夯实“民本位”社会治理根基。各级干部应多用群众的语言对话,多用群众的感情思考,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脚踏实地办事情,避免拍胸脯表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拍胸脯保证的虚妄,是形式主义对政治信用的透支。领导干部敢于表态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胸脯拍得啪啪响而不落实,久而久之将损害政府的公信力。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健全完善民生领域的制度机制,建立从承诺到践诺的完整闭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各级干部要以说了就干、定了就办、办就办好的务实作风,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

当前,我省正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这既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载体,也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湖南实践。各级干部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走基层、找问题、想对策、促发展,才能不断将基层的“问题账单”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第68期中青一班学员,湖南省麓山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副书记、政治委员】

责编:欧阳金雨

一审:万丽君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