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利厅 2025-05-23 20:00:05
晨光中,湘潭沿江一处亲水景观旁,几名游客正专注地滑动手机屏幕,通过“水韵莲城”小程序规划当天的游览观光路线。这款智慧水文旅平台不仅能让广大游客和市民便捷游览湘潭市众多河湖景点,还提供了轻松选购当地特色产品的渠道。
▲“水韵莲城”微信小程序页面
以河湖长制为引领,湘潭市正在书写“绿水青山”变现的生动实践:通过“水韵莲城”这个数字支点,构建“治理-效益-反哺”的生态闭环,在良性循环中,让河湖的“颜值”持续转化为惠民的“产值”,以河湖为墨、科技作笔,绘就河湖管护治理新图景。
▲水韵莲城百景手绘地图
破题作答:数字化路径激活水生态新价值
若“湘”是银河撒下的琉璃,“潭”便是大地盛住星光的容器——湘潭,这座用河湖编织故事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如何做好“水”文章,一直是这方热土的历史命题。
▲千里湘江第一湾(湘潭摄影家协会主席郭晓摄)
自2016年底中央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来,湘潭大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累计投入34.26亿元,整治了超过6800个河湖问题,致力于打造湘江、涟水、涓水“一江两水”的生态廊道。
▲涟水入湘江河口
然而,传统河湖长制多聚焦于环境治理,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实现由“治水”向“生金”转变?这已经成为当前河湖长制运行面临的时代课题。
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后,湘潭以“水文化+数字化”为纽带,深度融合农水文旅资源,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重磅打造“水韵莲城”小程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智构体系:全维功能打造水文旅新体验
“水韵莲城”小程序结合湘潭开展的“个十百千万”行动,打造了“线路”“活动”“故事”“课程”“百景”五大核心板块,涵盖观光旅游、运动休闲、餐饮娱乐、研学科普、购物体验等项目。
市民游客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即可通过自驾、步行、健走等方式沉浸体验湘潭水景,享受“吃、喝、玩、乐、学、购”一体化的水文旅服务,实现在都市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享得了美”的绿色生活方式,也为湘潭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提供宣传变现渠道。
▲水韵莲城微信小程序介绍
多维驱动:建立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新机制
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数字化实践,“水韵莲城”小程序具有多重维度的时代价值。
首先是深度融合农水文旅,构建良性循环。整合了119处亲水景观和水利设施,将特色水景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可消费的生态资产,创造性建立“水体修复—景观提升—文旅变现”的闭环机制。在河湖治理转化成生态优势的基础上,深度融合农文旅变现;产生效益后,又反哺河湖治理及提质,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石狮江
其次是创新协同模式,激活水经济动能。构建起“政府+企业+农户”的协同模式,探索“水生态+数字经济”融合路径,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动能。平台由水利部门提供生态资产信息数据,企业负责数字化运营,农户参与产品服务供给,建立收益分成机制,形成可持续的合作生态。目前已与50余家农企和60多家地方商户达成联合运营合作机制,180多款农产品陆续上架平台,通过“以水带农”模式,农产品成交率提升30%,助力“一县一特”战略实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湘潭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小程序将持续完善相关内容、数据和信息。按照“线上渠道传播”与“线下活动聚势”的思路,打造推广运营系列活动,全方位造势宣传,持续推广水文旅景点,推进特产消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展望未来:树立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数字化正成为河湖长制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尽管湖南已构建成全省统一的河湖长制信息平台,但功能仍多聚焦于“管”。未来,数字化应向“用”延伸——让数据流引来资金流,让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活力,让每一湾碧水都成为发展的“流量入口”。
▲护潭河
湘潭的“水韵莲城”小程序为湖南河湖长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通过数字技术撬动生态价值变现,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升级,不仅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更探索出河湖长制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责编:徐丽
一审:徐丽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省水利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