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筑基 群英破局——看湘阴县如何织密基层治理“经纬网”

胥扬   湘阴县融媒体中心   2025-05-20 10:17:3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胥扬

在湘阴县鹤龙湖镇社会治理办公室的墙上,一幅“三张清单”作战图格外醒目:问题清单标注红黄蓝三色预警,责任清单明确到人,化解时限精确到天。

该镇党委书记陈丽介绍:“自从‘群英断是非’专班成立,新增信访事项都得到了有效处理,75件‘骨头案’已全部销号,就连拖了近20年的鱼池干道纠纷也画上了句号。”

这样的治理效能,源于湘阴县从机制破题,以“组织力+创新力”双轮驱动,将“群英断是非”工作法锻造成基层善治的“金钥匙”。

专班挂帅:从“单兵作战”到“体系攻坚”

近日,走进文星街道社会工作办公室,只见墙上的“五级联动网络图”串联起129个网格、1193个微网格。街道党工委书记戴卓伟调出电脑端的数字台账介绍:各社区群英库由专人负责,遇到复杂问题通过分类检索调阅法律顾问按纠纷类型进行匹配,乡贤代表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对接,实现‘对症下药’的良效

这样的高效调度,得益于全县15个乡镇(街道)均成立由党(工)委书记挂帅的工作专班,210个村(社区)统一挂牌“群英断是非”工作室,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合署办公,形成“专班统筹—专干落实—专家支撑”的闭环体系。

在新泉镇,“乡镇+村(社区)+网格+群英”四方联动力量,建立村民议事厅,采用“支部挂帅、网格点题、党员牵头、群英助力、部门联动、群众满意”的六点工作法,累计收集诉求236条,办结率95%

洋沙湖镇创新打造“五员一库”模式,择优选拔“群英会”召集人15人,群众参与基层事务协商比例大幅提升;东塘镇选优配强56名“群英”、10名“和事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行”。

群英破题:从“矛盾火山”到“和谐样板”

“多亏了‘大妈调解队’,不然这两家的矛盾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文星街道三井头社区居民王嗲说起之前的一次邻里纠纷仍心有余悸。社区巡查时发现,两户自建房住户因排水问题产生矛盾。一户新改的排水管道将污水直排另一户院子,致使院子雨天污水横流、气味难闻。被影响的住户多次沟通无果,对方坚称改造合理,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社区党总支书记瞿佳召集“三井头大妈”、热心邻里组成 “群英调解小组”,安抚双方情绪,梳理矛盾焦点,情理劝说。最终,矛盾化解,两家重归于好。这样的“群英破题”模式,在湘阴已成标配。

聚焦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硬骨头”,石塘镇建立风险预警台账,通过群英会提前干预潜在矛盾,采用“群众评理+专家释法”模式,成功化解土地权属纠纷等重大矛盾,化解率达85%,实现“零上访、零诉讼”。

金龙镇引导“群英”从信访群众角度出发,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成功化解两件信访积案。

湘滨镇将工作法与禁毒、反邪教深度融合,“群英”化身“平安哨兵”,杨柳潭村斗殴事件在“围炉夜话”中化为邻里握手言和。

樟树镇依托“板凳议事会”实时掌握涉及民生的堵点问题,田间地头的议事会让97件纠纷98%就地化解,涉法涉诉案件下降10%,历史积案化解成效显著,如工程领域的劳务工资纠纷实现双方案结事了;婚姻家庭类纠纷调解周期缩短至7天,“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数据显示,全县通过“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超1200件,95%的村(社区)实现“零上访”。

基层治理如治水,堵不如疏,控不如导。

当“专班攻坚”遇上“群英断是非”,看似复杂的基层矛盾便有了“解码器”——前者构建起责任明晰的“制度骨架”,后者激活了群众参与的“血肉肌理”。这种上下贯通、多元共治的治理生态,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湘阴答卷。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湘阴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