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0 12:08:07
新湖南客户端5月10日讯(通讯员 许佳 王梦竹 孙双怡)5月9日,长沙市天心区龙湾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走进湖南日报华声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地,开展以“探寻新闻奥秘,启迪职业理想”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课程与互动挑战,学生们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感受新闻行业的魅力,锤炼团队协作能力,收获成长与思考。
探秘新闻生产:从活字印刷到数字时代
学生们化身“小小新闻人”,走进基地核心区域——印刷工坊。在导师指导下,他们亲手体验古法活字印刷,从篆体字翻译到排版、刷墨、拓印,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五(10)班学生易芷妍感叹:“原来一张报纸要经过这么多工序,古人的智慧太了不起了!”随后,学生们参观了现代印刷车间,目睹高约四层楼的巨型印刷机每日可产出150万份报纸的震撼场景,古今技术的对比令他们连连惊叹。
实战演练:“发言人”与“小记者”的智慧碰撞
在“新闻发布厅”环节,学生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体验挑战——模拟新闻发布会。“小记者”们通过前期培训,学习新闻采访技巧与提问逻辑,围绕“校园生活热点”“环境保护”等主题展开实战演练。五(9)班学生陈嘉懿作为“发言人”,自信回答关于“校园垃圾分类成效”的提问;台下“记者团”则手持录音笔和笔记本,踊跃抛出问题:“如何让更多同学参与环保行动?”“学校未来会引入智能回收设备吗?”现场问答交锋激烈,俨然一场专业新闻媒体发布会。
活动导师黄琪点赞学生表现:“孩子们的问题犀利且贴近生活,展现了优秀的观察力和思辨力。”通过角色互换,学生们不仅理解了新闻采访的严谨性,更体会到“用事实说话”的责任感。
科技赋能:光影迷宫与未来报亭
在充满未来感的“菲林魔法屋”,学生们通过叠加黄、红、蓝、黑四色菲林片,学习CMYK印刷原理,亲手解密色彩合成的奥秘。而“未来报亭”的数字化体验更是点燃了他们的创意火花,输入姓名再进行个性化排版设计,即可生成个性化电子报纸,科技与新闻的结合让同学们直呼“像穿越到了未来”。
团队挑战:锤炼“四力”,凝聚团魂
基地的实践课程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强调能力培养。在“团魂山谷”障碍赛中,学生们需翻越绳网、穿越吊环阵,用“脚力”和“眼力”完成挑战,体验一位战地记者的神圣使命和为国担当;而“珠行千里”项目中,他们默契配合,用U型管搭建轨道传递小球,深刻体会到“合作才能跨越困难”的真谛。五(7)班学生李诗喆在活动后分享:“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团队合作能创造奇迹!”
自然与人文:魔尔花园里的自然教育
研学亦不忘自然教育。在魔尔花园,学生们手持任务卡,辨识长沙市花杜鹃、市树香樟等植物,通过观察与互动学习生态知识。带队教师孙双怡表示:“孩子们在自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远比课堂生动”。
校方寄语:实践赋能成长
龙湾小学副校长曹倩在活动总结中强调:“新闻研学是课堂的延伸,学生通过真实场景下的职业体验,不仅能提升综合素养,更能在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此次活动中,五年级学生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与创造力,部分同学因出色表现被评为“研学之星”。
结语
一天的研学虽短,却在学生心中烙下深刻印记。从活字印刷的油墨香到未来报亭的科技感,从团队协作的汗水到破解谜题的欢呼,龙湾学子在实践中领悟了新闻行业的责任与魅力。这场行走的课堂,正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责编:王德和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