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7 19:03: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7日(通讯员 陈桂元 童盼龙)近日,在双峰县梓门桥镇黄马洲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村民彭卫正在对红心脐橙果苗进行培育。“在这里工作不仅有收入,基地还免费发放种苗给我们,我家种的6亩脐橙去年卖了4万多元。”彭卫说。
该基地所属的双峰县梓门桥金泉红心橙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合模式,建立村企共建利益联结机制,现已建成种植基地2600余亩,其中红心脐橙1600余亩。“在抓好果苗种植的同时,我们还将建设冷库和民宿,让游客可看、可摘、可吃、可住。”公司负责人易满全介绍,脐橙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镇人大作出关于在全镇建设万亩红心脐橙基地的决定,推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近年来,双峰县人大常委会注重激活重大事项决定权,指导乡镇人大精心选题,充分调研,依法作出决议19个,积极为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聚力赋能。
(双峰县石牛乡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竹制品加工企业调研)
凝聚人心解难题
沙塘中学老校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沙塘乡集镇区。2018年,因学校撤并,部分学生往返学校距离较远,家长要求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呼声日益高涨,上级教育部门批准该乡启动项目建设。
原地扩建还是异地新建?学校原址位于集镇区中心,发展空间受限;异地新建拟选校址离集镇区有一定距离,学生上下学交通不太方便。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群众意见难统一,乡党委、乡政府一时难以决策。
关键时刻,沙塘乡人大主席团主动介入,组织全体乡人大代表进村入户征求意见,权衡两种方案的利与弊。在征得大多数代表同意后,该乡专门就此事增开了一次人大会议。全体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这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表决,久拖不决的“难题”最终以多数代表赞成异地新建得以“拍板定案”。乡人大作出了关于异地新建沙塘寄宿制中学的决议。
乡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进行民主决策,得到了双峰县委的肯定、引起了县政府的重视,决定将异地新建沙塘寄宿制中学确定为双峰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事实证明,人大作出的决议是正确的。改造后的沙塘寄宿制中学拥有1625平方米的学生宿舍、748平方米的学生食堂、2919平方米的教学大楼、587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及完备配套设施,结束了该乡初中学校“无围墙、无运动场、无功能教室”的“三无”历史,得到了师生家长的交口称赞。
“人大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具有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功效。”双峰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肖涛向笔者讲述了青树坪镇人大依法作出决定,推动烈士公园建设的故事。
征地难、筹资难,是项目实施中的“拦路虎”。青树坪镇人大作出关于新建衡宝战役青树坪战斗烈士纪念园的决议后,镇人大主席团迅速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项目所在村组,并远赴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市等青树坪镇在外创业人员相对较多的地区,深入宣讲决议的重大意义和项目实施计划,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拥护,当地村组主动与镇政府签订了免费供地协议,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捐款2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烈士纪念园建设。
聚焦产业保发展
春节过后,石牛乡九峰山村竹笋加工厂内机器轰鸣,厂门口不少笋农排队卖竹笋,数着换来的钞票,脸上笑开了花。乡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彭兴炳介绍,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石牛乡人大依托资源优势,强力推动竹产业发展,打造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石牛乡是典型的山区乡镇,楠竹种植面积10万亩,素有“湘中竹海”之称。近年来,该乡人大主席团多次组织县、乡人大代表深入走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在乡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乡人大主席团关于强二产拓三产促一产,进一步推动石牛竹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并据此作出了关于大力推动石牛乡竹产业发展的决议。
石牛乡人大主席朱卫华说:“乡人大作出决议后,坚持每年都把推动决议落实落地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并注重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向省、市、县相关部门提出建议,石牛乡竹产业发展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
对此,朱卫华如数家珍: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坚持把竹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推进;在乡人大的推进下,县财政局召开财政金融助推石牛乡竹产业发展座谈会,为竹企业争取财政贴息贷款1000多万元;省、市、县在项目上予以倾斜,楠竹低改3万余亩,建设竹林道120多公里,器材滑道100公里,蓄水池30个;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积极牵线搭桥,引进竹笋加工企业3家,投资1500万元,引进竹制品加工企业1家,投资600万元;目前,该镇有竹制品企业11家,年创产值3.2亿元,解决2600多人就业……
肖涛还向笔者重点介绍了一个典型。
走马街镇经济活跃,农业生产却一度滞后。为此,镇党委“点题”,镇人大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依法作出关于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的决议。
“出题”的正是走马街镇党委书记张江龙,他认为,人大作出决议,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后半篇”文章。这几年来,镇人大主席团紧盯决议实施,综合运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督办代表建议等监督方式,持续督促政府建立“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村干部包组、网格长包组包户”的网格管理责任机制,在双峰县率先出台“党政班子成员挂片联系督导粮食生产和服务联系种粮大户制度”,点对点为种粮大户解决水、电、路、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整治抛荒耕地3397亩,土地流转率达70%,是全县土地流转量最大的乡镇之一,形成了万亩双季稻示范片,连续两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粮食生产标兵乡镇。
“走马街镇由抛荒大镇摇身一变,成为粮食生产标兵乡镇,这其中离不开镇人大依法履职的功劳,真正体现了根本政治制度的功效。”张江龙说。
(走马街镇人大主席团为发展粮食生产,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融入治理促文明
近日,锁石镇芙蓉村村民王某的老伴因病去世了,根据当地习俗,本该吹吹打打、鞭炮连天热闹一场,然而,孝堂里不仅没有喇叭哀乐响起,连鞭炮也“销声匿迹”。
在该镇人大主席刘丹看来,这样的改变,源于三个“文件”的共同约束:镇人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在全镇禁“燃”限“塑”的决议、镇人民政府根据决议下发的锁石镇禁“燃”限“塑”红白喜事从简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和芙蓉村村规民约。
刘丹介绍,2024年,全镇登记在册的禁“燃”限“塑”红白喜事达151户,累计减少生活垃圾270余吨,节约开销870余万元,白喜事3天出殡等文明节俭现象在该镇蔚然成风。
一纸决议为何具有这么大的约束力?在刘丹看来,这得益于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坚持“同题共答”,决议起草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干群的意见建议,先后4次组织召开村党组织负责人、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决议草案最后还经镇党委会研究审定才提交镇人大会议表决。
“决议出台后,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同向发力,出台实施方案,指导各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提出全镇范围禁‘燃’、机关单位禁‘塑’、辖区内餐馆农家乐限‘塑’。”刘丹说,久久为功,合力推进,终见成效。
2023年,锁石镇党委再次向镇人大“出题”:广泛凝聚新乡贤力量,深度融入家乡建设。在2023年下半年召开的镇人大会议上,镇人大依法作出关于大力推进“锁石光”新乡贤聚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决议。春节期间,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坚持带队走访新乡贤,镇党委、镇政府组织召开了两届“锁石光”乡情大会,积极探索片组邻长与新乡贤联动开展基层治理的新模式,优先选聘新乡贤担任片长、组长、邻长,深入开展新乡贤助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全年矛盾纠纷案件化解率达100%。
“依托新乡贤助力,锁石镇连续6年获评全市‘平安乡镇’,连续6年实现赴省进京‘零上访’。”该镇镇长杜保安说。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双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段平屏表示,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精心指导乡镇人大运用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