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强民营 砥砺奋进促发展——娄底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7 18:23:3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赵旖旎 廖毅

近年来,娄底市深入贯彻落实国、省有关决策部署及工作安排,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六个一”要求,对民营经济在认识上再深化、站位上再提升、扶持上再加力,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基本形成了“57899”的发展格局,在税收、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数量、新增城镇劳动就业、经营主体数量等方面贡献突出,三一、博长等5家娄商企业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414.7亿元,同比增长6.0%;实有经营主体40.85万户,净增经营主体3.27万户,同比增长13.91%。2025年1-3月,民间投资增速为11.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66.31%,较去年同期提升2.14个百分点。

“新春第一会”领航,释放支持民营经济强烈信号。召开“新春第一会”。娄底市以“新春第一会”为契机,激发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正月初八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会议,230余名市级领导、企业家代表、市直单位及金融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会议安排民营企业家坐中间和前排,充分彰显尊重企业家、支持创业者的鲜明态度以及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坚定决心。会上,为2024年度娄底市科技创新、技改扩能、以企招商突出民营企业授牌,发放民营经济政策汇编,激励全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一项机制”。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召集人、市发改委牵头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协同”的统筹协调推进体系,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印发“两个清单”。以两办名义印发娄底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细化12项责任清单和8项负面清单,同时结合建立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及考核机制,常态化调度督导落实,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月5日,娄底市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会议现场。)

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构建民营经济发展优良产业生态。紧扣产业定位。紧扣娄底在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定位,认真落实省政府《支持娄底市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为民营经济培育优质产业土壤。2024年民营企业参与市重点项目98个,总投资达641.72亿元,强化产业链招商。引导民营企业聚焦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先进陶瓷等优势产业壮大,钛材料等新兴产业及半导体显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引进“材料谷”亿元及以上项目112个、总投资630.1亿元。坚持科技赋能。持续实施创新平台与研发投入“双倍增”行动,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9家,2024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44.09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增速居全省首位。

(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线现场,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榜2024年度娄底市科技创新、技改扩能突出民营企业。)

降低“四个成本”,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开展惠企行动。连续三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四上”企业纾困扩能招商行动,落实“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娄底机场、呼南高铁益娄段、涟水复航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和多式联运体系。加强宁电入湘、微电网等新能源建设,推动用电成本下降到全省第12位。强化要素支撑。出台降成本“十九条”,整合政策、金融、人才、土地“四个超市”和“娄底营商码”入口,推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式集成”,有效降低制度、要素、创新、物流“四个成本”。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主观评价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尽管娄底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政策宣传和解读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任重道远,重复执法、重执法轻服务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成本虽有所下降但仍偏高,民营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下一步,娄底市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协调机制作用,加强谋划、统筹和调度,持续完善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民营经济在更广阔舞台上蓬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