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7 18:01: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7日讯(通讯员 王剑春 王志文 蒋帅)“你看,挖机、拖拉机轰隆隆响了半个月,硬是把这垄里杂草丛生的抛荒地翻转过来,全部插上了早稻。”5月7日,双峰县三塘铺镇九房头村66岁的刘大爷望着刚插下早稻的田垄感慨道,这垄里约200多亩水田曾荒了几年,产量低且无人耕种,多亏镇党委、镇政府引进省劳模彭文清助力,才有如今好效果。
为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三塘铺镇铁腕整治耕地抛荒,多举措推进抛荒耕地复耕复种,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正朝着耕地抛荒清零等目标稳步迈进。
三塘铺镇位于双峰县西部,享有“三铸”(铸钢、铸铁、铸铝)之乡美誉,辖29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5万人。此前,因青壮年外出务工、种粮成本高、效益低下等原因,出现了田土抛荒情况,制约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只要是抛荒地,不管什么原因,不分是垄里的还是排上的,不论户主在没在家,一律整治到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勇标介绍: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引进省级劳模彭文清加入粮食生产战斗序列,与黄河、长冲、三东、光冲等11个村的村委会,分别签订了15年的土地承包合同,流转土地5000亩。目前,已播种早稻3000多亩,剩余的抛荒地和油菜田,边整治边插中稻,预计至5月底前全部完成播种任务。全镇耕地抛荒达到清零的目标,实现粮食生产抛荒整治双丰收。
今年2月,镇党委、镇政府召开全镇经济工作暨粮食生产动员大会,镇党委书记张晨颁发“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动员令,提出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7万亩以上,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4.22万亩以上,坚决遏制和杜绝耕地抛荒,力争进入全县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
为落实目标,镇里全力以赴,党员干部奔赴第一线摸清底数,形成任务清单。明确各联村工作组组长、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为抛荒整治第一责任人,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作为奖优罚劣依据。同时全面排查各村抛荒地,对承包户姓名、丘块、面积、原因等信息查清查透,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块。还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信息,对抛荒地建档立卡,加强跟踪治理,治理一丘销账一丘,及时更新台账对账销号。并且明确规定,对抛荒一年以上的耕地,按《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助工作通知》要求可取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落实种田得补贴、不种田不得补贴政策,杜绝拿补贴却抛荒的现象。还推行土地集中流转、大户承包激励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抛荒地耕作,建立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
走马街镇种粮大户彭的确与省劳模彭文清联盟,自3月签订承包合同后便投入春耕生产主战场。从4月初开始,每天出动6台挖机、4台拖拉机、4台旋耕机。采取挖机开道,拖拉机、旋耕机跟进,播秧机、机插、人工移栽“三步到位”的方式整治抛荒地并及时插秧,确保了生产进度和整治质量。
县人大代表、岩泉村党支部书记凌集辉也积极响应,他表示听了张晨书记的动员报告备受鼓舞,不顾家人反对,将全村100多亩抛荒田承包下来全部插上早稻,尽己职责助力粮食生产与乡村振兴。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