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客户端 2025-05-07 16:14:39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范亚娉)近日,常德市武陵区法院成功执结一起主债务人因涉刑无法履行、担保人主动担责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通过区分责任主体、分类执行措施,既保障胜诉权益,又彰显司法温度。
本案中,主债务人翦某因涉及刑事犯罪以及多起作被执行人的案件,暂无执行的可能,申请执行人张某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由担保人李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立案执行后,执行法官卢俊宗团队迅速厘清案件特殊性,了解主债务人翦某因涉案暂无法执行,遂将执行重点转向担保人李某。法院依法冻结李某名下银行账户、微信及支付宝资金及住房公积金,并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强制措施。并与担保人李某联系,对其释法法律后果。
不久,李某主动联系法院,称其银行账户内有资金67623元,可予以扣划,并愿意再向申请执行人张某给付一部分现金履行还款义务。执行法官遂联系两方到法院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李某现场向张某支付现金53000元及微信转账1800元,并由法院扣划67623元,当场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实现了案结事了。
为实质化解纠纷,执行法官充分考量主债务人涉案的特殊性,组织申请执行人张某与担保人李某反复协商,最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李某承诺并实际当场履行债务,申请执行人张某向法院申请解除对李某的全部强制措施。经审查,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程序,解除对李某的账户冻结、限高令,确保担保人责任依法终结,同时保障债权人权益不因主债务人涉刑而落空。
本案执行过程中,针对主债务人翦某涉刑无法履责的复杂情况,法院及时调整执行方向,精准锁定担保人财产线索。对担保人李某,则采取“强制+督促”双轨并进,既以查封、划扣形成威慑,又通过释法引导主动履行,最大限度降低执行对担保人生活的影响。
下一步,武陵区法院执行局将进一步健全涉刑民交叉案件执行机制,完善担保责任追偿程序,以更高效的执行效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市场交易安全与司法权威,推动形成“人人重诚信,事事讲规则”的良好社会风尚。
组稿:曾雨田
责编:雷昕
一审:雷昕
二审:杜巧巧
三审:周智颖
来源:湖南法治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