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22:02:02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谢兴苗
廖勇奇,现任通道侗族自治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一级法官,2025年3月获评“全市十佳法官”。
自进入通道法院工作后,廖勇奇从综合部门到办案部门,从刑事法官到民事法官,丰富的多岗位历练让他从青涩走向成熟。他深知,既投身于崇高的审判事业,便如同将自己稳稳置于天平的正中心,成为那个分毫必较、捍卫公平正义的支点,矢志不渝,永不偏离。
利刃斩罪恶
“廖勇奇办起案子来有一股子专注劲,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是同事们对他的称赞。
2022年8月,廖勇奇审理了一起猥亵儿童案,被告人曾某某猥亵多名儿童,然而面对指控,他拒不认罪。这无疑给案件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廖勇奇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案件的审判,更是对受害者正义的守护。他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卷宗里,仔细梳理多名被害人的陈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每一份笔录、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证人证言,他都反复琢磨,将一个个零散的证据抽丝剥茧,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审判席上,他目光如炬,坚定地注视着被告席上的曾某某,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证据链,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敲击在曾某某的心上。被告人曾某某试图反驳,但在严密的论证面前,他的话语显得苍白无力。一审判决后,曾某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法律面前,容不得任何罪恶逃脱。”庭审结束后,廖勇奇严肃地说,必须为受害人讨回公道。
铺就回归路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守护者,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为当事人争取应有的权益。”2023年3月的某天,廖勇奇眉头紧锁,手中那份王某某诈骗案的判决书,此刻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王某某被判缓刑,本应是迈向新生的契机,可接收方却以其无固定工作和居住场所为由拒绝接收,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王某某与正常生活之间。
“每一个犯错之人都应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去争取。”廖勇奇深知,倘若王某某无法顺利进入社区矫正,他很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次坠入犯罪的泥沼。深思熟虑后,他踏上了前往千里之外义乌的征程。
抵达义乌后,廖勇奇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立刻与义乌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取得联系,开始了这场艰难沟通。
“王某某虽然犯了错,但他的悔罪表现有目共睹。案发后,他第一时间退赔了被害人钱款。而且为了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他辞去了在义乌维持生计的工作。他能作出这样的决定,足以证明他想要改过的决心。”廖勇奇诚恳地说。
“两个月前,他刚办理了暂住证,这说明他一直把义乌当作第二故乡。他真的渴望能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们应该给他这个机会。”廖勇奇继续补充道。
经过数小时反复沟通,最终,义乌市司法局经重新评估,同意接收王某某进行社区矫正。“廖法官,太感谢您了,我一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重新做人。”廖勇奇将这一消息告诉王某某时,王某某泣不成声。
慧心补家殇
“别看他平时看着严肃,其实内心特别温暖。”同事们说。
原告龙某与被告杨某的婚姻,本应是一段携手相伴的佳话,却因一场意外被彻底打破。2002年的某天,杨某在山上挖炭窑时突发塌方,脊椎被压断,造成下半身瘫痪。从那以后,杨某的生活被禁锢在了狭小的空间里,只能依靠双手艰难地挪动身体,或借助轮椅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龙某的肩头。日复一日的劳累,生活琐事的不断摩擦,让这对曾经恩爱的夫妻之间渐渐产生了裂痕,争吵成了家常便饭。龙某身心俱疲,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廖勇奇受理该案件后,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他明白,对于这样特殊的家庭,常规的司法流程只会徒增他们的负担,必须考虑到当事人的实际困难,于是决定上门开庭。
开庭那天,廖勇奇带领庭审团队来到夫妻俩位于偏远山村的家中。狭小的屋子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杨某坐在轮椅上,眼神中满是无奈与失落;龙某则站在一旁,神色疲惫,眼神闪躲。
庭审开始后,廖勇奇耐心地向龙某解释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扶持的义务:“你丈夫遭遇这样的不幸,最需要的是你的陪伴和支持。你们曾经也共同经历过许多美好的时光,我相信你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被生活的压力暂时掩盖了。”他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石子投入龙某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龙某听后,往日的美好她眼前一一浮现,想到自己现在因为生活的艰难就想要放弃这段婚姻,她的眼眶渐渐红了起来,内心充满了羞愧。她决定继续照顾杨某,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又重新充满了希望。
责编:李祯媛
一审:李祯媛
二审:陈佳婧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