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职矿长说安全|从人扛轨运到智控吊装——探寻杨家山煤业有限公司韩家冲煤矿转型密码

    2025-04-30 12:26:02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金春 通讯员 于秀磊

近年来,湖南锚定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机械化、智能化开采理念深植行业发展实践,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4月,湘中丘陵的褶皱间漫涌着翡翠潮汐。杨家山煤业有限公司韩家冲煤矿的百米井下,橘红色的单轨吊机车沿着银色轨道往来穿梭。这座始建于1995年的矿井,历经近3年的运输系统变革,实现了从人扛轨运到智能穿梭的飞跃式发展,为传统矿山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触摸、可复刻的“湖南范式”。

技术革新破局,解锁井下运输新范式

在娄底市新化县温塘镇,韩家冲煤矿作为一家股份制企业,正以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变革,书写着煤矿的新篇章。2020年,韩家冲煤矿成为保留的升级改造矿井,规划生产能力达30万吨/年,这一身份的转变,不仅承载着政策的支持与期望,更开启了其探索高效生产、安全运营的新征程。

2020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为煤矿安全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煤矿产业向机械化、智能化加速迈进的进程中,井下辅助运输逐渐成为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瓶颈。

针对韩家冲煤矿在推进机械化开采过程中面临的运输难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监察执法一处主动下沉一线,深入调研矿井实际情况,通过精准把脉、靶向施策,为企业破局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监察执法一处在现场监察中指出:“结合矿井开拓布局、地质条件以及巷道支护特性,参照行业前沿技术装备,建议引入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煤矿必须改变传统的运输思路,才能提升矿井的发展后劲。”

“煤矿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杨家山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金文转变发展思路。

韩家冲煤矿经过多轮审慎研讨与方案对比,最终敲定采用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2022年8月,韩家冲煤矿开始技改提能改造。

2024年初,经多地跨省考察调研,韩家冲煤矿博采众长,投入4000多万元,引入DCR225/110Y防爆柴油机单轨吊机车、MG/730-WD型双滚筒采煤机、SGZ730/320刮板机等。单轨吊机车的投入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矿区长期以来面临的井下运输难题,为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全面推行扫除了关键障碍。

机电矿长康永辉算了一笔账:传统矿车运输需铺设大量轨道,运输大型设备时轨道压坏、掉道等问题突出,每年维护成本高达15万元。而单轨吊采用顶部悬挂设计,彻底摆脱地面条件制约,不仅将轨道维护费用削减70%,更显著提升运输安全系数。

煤矿工作人员日常检查单轨吊机车。

单轨吊实战显效,赋能煤矿高效生产

设备更新号角响,技术升级战鼓擂。

由于是全新的机器设备,这使得单轨吊机车在安装初期就遭遇了问题:单轨吊车需要预先在巷道顶部搭设吊轨,后再由工人将单轨吊机车挂到吊柜上,但巷道底部凹凸不平,工人不好使力。面对安装困境,生产矿长刘平华反复钻研、多番尝试,最终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巷道底部搭建钢制支护平台。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平整了作业地面,还显著缩短了巷道上下空间距离。随后,两名矿工默契配合,借助“吊葫芦”的牵引助力,顺利将单轨吊机车精准吊装至轨道之上,成功攻克安装难题。

“以前井下运输最大的隐患就是跑车事故。特别是在运输超大超重设备时,掉道事故频发,走人工通道不仅麻烦,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如今,单轨吊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运输队长谢国胜说。

解决安装难题后,技术团队因经验匮乏,在设备维护环节再陷困境。去年在大型材料运输作业中,机车突发故障:虽能正常启动,却始终无法运行。机电团队反复排查,却始终未能找到症结所在。无奈之下,煤矿只能紧急联系设备厂家。几天后,厂家维修人员抵达现场,仅用几分钟勘测,便迅速锁定问题——超速保护传感器误动作。

这件事给机电工周勤春带来极大触动,他当即组织机电维修团队全程跟随技术人员学习,抓住每一个机会请教问题。经过一周的潜心钻研与实践,团队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此后矿内机电故障均能自主高效解决。

2024年,韩家冲煤矿向1132综采工作面运送了70个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大型设备。在单轨吊的高效运作下,这些设备全部安全、快速地送达工作面。

总工程师伍楚恒向记者展示的一组数据,直观呈现出单轨吊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传统轨道矿车运输线每班需配备18名作业人员,而新启用的单轨吊机车仅需5人即可完成操作;物料从地面到工作面需3小时,单轨吊机车实现一站式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小时,运输效率提高300%,显著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作业效能。

“过去转运大型设备,全靠肩挑背扛、人力推拉,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十分危险。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只要轻轻按下遥控器,设备就能平稳运输,工作轻松又安全!”矿工康次平难掩喜悦地向记者分享道。

精耕细作强管控,生产效能实现跃升

凭借精细化管控,实现生产效能飞跃式提升。

4月10日,在矿井巷道巡查中,一名未按规定进入躲避洞的矿工,不仅被处以100元罚款,还需要“回炉”培训。这种“铁腕”管理手段,为单轨吊运输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筑牢屏障。

安全防线需环环相扣。韩家冲煤矿从制度与监管双向发力:一方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各岗位安全职责,规范操作流程标准;另一方面,组建安全巡查小组,对单轨吊运输作业开展不定期突击检查,以“零容忍”态度严处违规行为,全方位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设备状态是运输稳定的关键。韩家冲煤矿通过建立精细化设备台账,实时记录单轨吊机车保护性能、水温、机油压力等核心数据,并进行动态跟踪,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同时,矿方与设备厂家深度合作,定期邀请技术专家检测维护,每月至少开展3次全面巡检,及时更换磨损部件,以预防性维护保障设备高效运行。

设备运行离不开专业技术支持。韩家冲煤矿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对单轨吊机车维护及操作人员实施分层分类培训:新员工完成基础操作培训,老员工参加技能进阶课程。培训后采用“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双轨评估,两项均达标者才能获得操作资质,从源头上确保设备操作维护的专业性。

“4月6日,本月运输系统技能培训顺利收官。我们致力于让每位员工都能懂原理、知性能、会操作、会维护,为安全生产筑牢根基。”康永辉介绍道。

单轨吊机车投用后,韩家冲煤矿运输效率提升50%,运营成本降低30%。凭借智能化安全技术,全年运输作业实现“零事故”。实践表明,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比传统方式更安全高效,实现重型液压支架安全整体搬运,降低人员作业风险,提升安全水平,实现安全与效益双赢。

“近两年来,韩家冲煤矿将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建设作为落实‘八条硬措施’的关键抓手,同步纳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清单,集中力量推进建设工作。”监察执法一处监察员对记者说。

今年,韩家冲煤矿全力推进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监察执法一处主动靠前服务,不仅派出监察员帮扶指导,还组织煤矿技术骨干赴先进矿区考察调研,助力完善升级改造方案,为智能化转型夯实基础。

“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动煤矿机械化转型升级,同步加速绿色矿山建设进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杨家山煤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责编:曾金春

一审:雷昕

二审:任琼瑨

三审:戴志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