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一附小携江华学子开展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场馆思政课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7 18:26:05

新湖南客户端4月27日讯(通讯员 砚枫 贺丽萍)4 月 25 日,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内,一幅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屠・生・佛》前庄严肃穆,气氛凝重。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中云带领本校师生及教育帮扶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一小、二小的 30 余名师生齐聚于此,共同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场馆思政课,以此献礼抗战胜利 80 周年。

师生们肃立在油画前,向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敬献花篮并默哀致意。陈中云手持 1937 11 月《东京日日新闻》刊登的 百人斩竞赛泛黄报纸,将其与 30 万遇难者文化记忆墙的冰冷数字相结合,以跨学科视角开启教学。他将地理课上的长江流域坐标与民族伤痕相联系,把数学课中的统计概念转化为每 12 秒消逝的生命,借助美术的视觉冲击,让历史从课本铅字变为鲜活的生命体验。江华学子触摸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邮票,感慨 “30 不再是抽象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笑脸的人,现场游客也自发加入课堂,感受这种打破学科壁垒、赋予历史温度的教育方式。

研学团队深入 人性与爱主题展厅,陈中云以《孕》《乡土》等画作为教材,解析李自健如何用画笔捕捉人性光辉,如战火中僧人收殓尸骨、瑶寨母亲怀抱婴儿,这些作品展现出文明穿透黑暗的力量。孩子们惊叹油画笔触既能讲述沉重历史,又能传递温暖力量。恰逢美术馆中央大厅举办鲁迅版画展开幕式,李自健即兴发表 艺术家的时代担当演讲,令瑶山孩子深受触动,版画里的民族魂和油画中的哭墙,都在教我们守护历史的真相。

作为中南大学一附小 场馆课程共同体新成员,江华两所小学首次参与跨区域研学。大圩二小罗芬主任表示,山里孩子能触摸到国家级艺术教育资源,这种精神震撼远超普通课堂。陈中云介绍,此次研学是 五育融合 2.0” 计划的一次实践,旨在让德育在历史场景中具象化,智育借跨学科思维立体化,美育成为培根铸魂的载体。

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时刻,这场别具一格的教育活动,凭借五育融合的课程设计,将历史警钟化作奋进号角,让艺术审美升华为价值引领,使教育帮扶延展为文化传承,成为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的生动案例。陈中云最后表示,当孩子们能解读油画笔触、解构历史密码、用邮票讲述民族记忆,便是种下了向阳生长的希望种子。

责编:黄磊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