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波:楚石水墨梅花的人文情怀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6 12:08:57

楚石水墨梅花的人文情怀

鲁晓波

梅花是中国人最为喜爱的传统名花,也是中国花鸟画中传统绘画题材,自宋以来逐步上升到崇高的文化意象,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意义,充满了坚贞的人文情怀,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象征。

书画家、诗人楚石就是一位酷爱画梅、吟梅的痴者。早岁他以篆刻、书法名世,其书法曾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后又在山水画创作上成绩斐然,殊不知楚石擅画梅花,尤其是水墨梅花。未及弱冠,楚石随乡贤名公发蒙画梅,自此成为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喜好,笔耕不辍四十余年,视梅花为“平生知己”,并以“梅庵”自号,真可谓痴心不改。

名高不与百花同 137cm x 70cm 2023年

水墨梅花在中国文人画发展的背景下,自宋代水墨写梅的初创时期到元代墨梅的演进,从写实技法逐步走向写意笔法,使墨梅率性而写,适意而作,形成诗、书、画融为一体的创作意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元代的王冕。楚石的水墨梅花画就是沿着这条路在不断地探索和攀登。

楚石的写意梅花具有书法的用笔,将篆籀笔法挥洒自如,刚劲浑厚,具有磅礴之气。干与枝屈曲而苍古,构图姿态交错而有法度,使用淡墨再蘸浓墨写出粗壮的梅干,继而写繁密的梅枝,纵横穿插,杂而不乱,行笔坚定而有节奏,具有干湿、浓淡、飞白等笔墨效果。画面中疏密得当,舒展流畅,古朴遒劲,有如铁骨铮铮,傲然于世。从技法上看,浓黑粗壮的树干,盘根虬枝,有力地支撑着画面,然后分杈交错,挺立横斜,枝干相互呼应,其树干的斑结更增添了梅花的苍古姿态。梅花的花朵采用勾瓣点蕊法或晕墨法,用淡墨勾出或点出花朵,花朵的圏花勾勒圆中见方,方中有圆;晕墨点花浓淡相宜,或疏而走马,或密不透风,点缀于枝干之间。然后用小笔蘸浓墨写花须,表现梅花千丛万簇、万蕊千花,或是疏疏三二枝的画面,以笔写意、以意传神。其梅花使用浓墨点苔,如高山坠石,更是使梅花画面浑滋而厚重,呈现出一派坚贞孤寂、傲霜立雪、欣欣向荣的气象,给人以高古清雅的艺术享受。

玉骨冷香 180cm x 97cm 2024年

楚石善山水,其梅花多用山水画补景来衬托梅花,将雄浑苍厚、幽寂静穆的江南山水与傲骨嶙峋、高古肃然的梅花画融为一体,一丘一壑,一枝一花,展现出梅花在大好山水中傲立的风姿。近年,楚石访梅于江南诸处,采风写生,搜集了大量的梅花画素材,在梅花创作姿态上更为丰富,画面更为生动,各有其致,具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楚石的梅花崇尚的是水墨写意,趋向于清极淡雅的“士人之风”的品格,追寻的是一种意形相合的艺术理念和人文情怀。同时还吸收了文人画所注重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书入画的思想,突现出别具一格的写意梅花画风格。

映日枝头带雪香 137cm x 69cm 2023年

楚石作梅花画多是题自作梅花诗。20世纪90年代末,楚石的一首七绝诗就获得过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赛铜奖,五言律诗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日自作诗书法交流展在日本展出。楚石先后创作了梅花诗绝句一百首,合为《梅花百韵》,诗中赞美了梅花高贵、傲骨、坚韧的品质,抒发了自己对梅花的敬仰,如《寒梅》:“万树千枝相映红,花开从不借东风。冰心留得清名在,傲骨冷香雪雨中。”诗中简洁明了地勾勒出梅花在寒冬独自绽放而不借用东风的恩典,以生性顽强的生命力在雪雨中挺立的高洁品质。诗的结构紧凑,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其写梅的佳句还有:“贞心何用春风至”,“风送清香落旧樽”,“满纸春风压雪枝”,“不见梅花只有香”,“冰霜不惧真风骨”,“风卷微澜带水香”等等,这些诗句经过楚石的多次锤炼,反复推敲,再现了梅花意境之美。

冰清 207cm x 98cm 2014年

楚石祖籍衡阳,而“墨梅始祖”恰是南宋时期衡阳花光寺释仲仁老和尚,人称花光和尚,花光和尚画梅以墨渍点晕法开创了梅花绘画新技法,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对后世梅花绘画影响极大。楚石的墨梅创作承袭了花光和尚一路的画风,并且不断在探索。楚石对墨梅绘画的发展与理论颇有研究,撰写有《衡阳梅派》一书,这是湖南最早出现的画派。

楚石写梅,突现出一种文人气象,一种人文情怀。在笔墨的意境中彰显出传统的梅花绘画手法和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将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性的笔墨语言与图式,追求作品诗性与意境的升华,展示了当代文人画的审美品格,这在当今画坛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2024722日大暑于京华

鲁晓波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

第九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

墨色浑滋点点香 138cm x 70cm 2023年

图片

楚石简介

楚石,号南岳居士、楚公、乐道人、梅庵、溪客。1962年10月生于株洲市,湖南衡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王镛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湖湘楹联七子之一,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湖南艺术专家库专家。

现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株洲市文联副主席,株洲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第七届理事,湖南省联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株洲市政协第八、第九届常委,株洲美术馆首任馆长,株洲画院原院长。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二、第六届篆刻艺术展,第一、第六、第七届全国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展,全国首届、第三届刻字艺术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三十余次。论文《浅谈禅宗与书道》入选全国第三届青年书学讨论会。

美术作品入展:《罗霄山居图》入展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万壑流泉图》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赛佳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画在《历史丰碑中国书画作品大展》中获金奖(湖南省美协主办),《春洞双瀑飞流图》获炎帝杯国际书画大展铜像奖,国画《老区春晓》获湖南省艺术节铜奖(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卧听溪声》入展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武夷三姑小景》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先后在北京、长沙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四次。2003年11月29日曾应邀在中央美院讲学。

出版著作有:《古今碑帖集联大观》二册、《中国对联故事大观》、《中国名人印谱》一函三册、《楚石书画篆刻集》、《国人必知的2300个篆刻常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楚石》、《山水炎陵·楚石画集》、《楚石扇面书画集》、《楚石梅花画集》、《株洲历代名家书法集》等。

著有:《历代对联荟萃》《衡阳梅派》《中国书法艺术》《中国篆刻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篆刻史》《印学散论》《画学散论》《书学散论》《株洲书法研究》《湖湘楹联学派》《楚石散文集》《楚石小说集》《楚石楹联集》《楚石诗集》等。

责编:刘韵霞

一审:刘韵霞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