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粮仓润民心 绘就乡村新“警”色 溆浦公安助力筑牢粮食饮水安全屏障

    2025-04-21 14:32:07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谭鑫平 申瑞瑾

走进溆浦县舒溶溪乡水田溪村只见翻耕一新的水田如明镜般铺展,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金脆枣树抽芽吐翠,新修的自来水管网全面入户,处处可见抢抓农时的忙碌身影。

年前,水田溪村还是河道淤塞、耕地抛荒的“痛点村”。三年来,在溆浦县公安局乡村振兴工作队进农家,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藏蓝身影与乡村振兴的热潮交相辉映,铺展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振兴图景。全村已实现耕地恢复200亩、抛荒治理210亩。2024年粮食增产26万斤,油料增产3万斤,带动全村2058名村民增收36万元。

党建领航聚合力 三方联动破困局

“撂荒田里长满草,干部心头压着石!”舒溶溪乡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密布、地表蓄水能力极差,每逢雨季,溶洞排水口堵塞,山洪裹着泥沙倾泻而下,千亩良田顷刻间沦为“汪洋”。

2022年初,面对水田溪村耕地连片荒废、溶洞排水瘫痪的困境,溆浦县公安局乡村振兴工作队、舒溶溪乡政府与村支两委迅速搭建“三方联动”机制,成立“耕地保卫战”联合指挥部。乡长挂帅统筹全局,村支书带头包片督战,驻村工作队全力协调资源。

三方按照“政策支撑—群众动员—资源整合”的协作模式展开立体作战,争取到19万元水利专项资金,组织300余人次投工投劳,调集专业清淤机械驰援现场。党员干部腰系安全绳深入溶洞清淤,在塌方风险中抢通3处老旧排水通道;村党支部书记郑光辉每日驾驶皮卡往返运送建材,带领村民昼夜轮班开挖沟渠、溶洞,成功新增4个溶洞排水口。经过系统治理,累计新建2.5公里机耕道,硬化700米面耕道,修筑2200米田间排水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重焕生机。

治水护田出实招 稻枣共生绘春景

“有了这‘地下长城’,再大的雨也能睡个安稳觉!”在新修的排水闸前,村民蔡超良感慨2024年治水工程竣工后,“烂泥滩”变身“聚宝盆”。今年春耕,三方再推“田保姆”计划——乡农业站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村集体统一采购抗涝稻种,工作队引入农机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

眼下正值春耕,旋耕机在复垦田里来回穿梭,村民正抢抓农时移栽早稻秧苗,“沉睡”的土地终于重焕生机。210亩抛荒地全部实现机耕机收机防,200亩耕地恢复实现玉米套种大豆,“稻鱼共生”田里秧苗青青2025年秋收增产30万斤增收40万元”的愿景让乡亲们干劲十足。

甘泉入户润心田 一泓清水映初心

“过去吃水靠肩挑,如今拧开龙头清水来”在水田溪村通水仪式上,88岁的村民舒均胜捧着清冽的井水湿了眼眶。

针对饮水难题,乡政府统筹规划供水线路,村支两委动员村民让出施工用地,工作队翻山越岭勘测水源,三方合力攻坚40天,建成170立方米蓄水池,打凿185米深水井,铺设管网4公里。

“这口井打下去的是决心,涌上来的是民心!”第一书记、驻村队长廖昌斗指着新修的供水点说道。

如今,210余户村民彻底告别夏日干旱、季节无水盼甘霖的漫长岁月

“没有三股绳拧成一股劲,就没有今天的水田”舒溶溪乡长田向阳望着忙碌的春耕场景说,溆浦公安工作队带着警察温度驻村,乡政府用政策铺路,村支两委以真心换民心,闯出了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富民的三赢局面

如今的水田溪,汩汩清泉润泽千家,隆隆机声唤醒沃土,藏蓝身影穿梭阡陌,正谱写着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公安篇章。

组稿:周玉意

责编:王薇

一审:王薇

二审:罗霞

三审:杨湛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