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周刊丨如何走出“努力陷阱”

  科教新报   2025-04-15 16:12:52

本期联合出品:耒阳市教育局

主持单位:耒阳市天柱学校

主持人:匡顺华 郑丘碧

当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成绩依然不理想,甚至陷入自我怀疑变得不自信时,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敏锐察觉这种“努力陷阱”,因人施策,重拾孩子的学习自信。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刘兵

我曾辅导过一名叫小薇的学生,她平时学习很努力,每次考试结果却很不理想,甚至产生“我不是学习的料”的自我否定。为了帮助她重建学习自信,我决定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构化、短程的心理治疗手段,其核心在于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

首先,诊断症结。在与小薇的交谈中了解到,她的学习困境并非源于态度问题,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

其次,分析原因。得知情况后,我和她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无计划:学习盲目,没有详细的规划。二是无方法:不会安排时间,不会合理的分配时间,造成学习上过多的无效劳动。三是无规律:学习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兴趣,导致时间上的无谓浪费。

再次,制定方案。分析原因后,我给她制定了改正方案。一是设定明确目标:为自己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例如,在一个学期内提高某个学科的成绩多少分,然后再把目标拆分成具体的任务:一天我要掌握5个英语单词、解答10道数学题等。二是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课后学习计划,将娱乐和学习时间合理分配。比如,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可以奖励自己打一会儿羽毛球或者玩一下游戏。三是培养良好习惯:学会做笔记,记录重点内容和自己的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定期复习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一段时间后,她高兴地找到我,说:“谢谢老师!是您让我明白了方向对了,一切都对了。这次考试,我进步了不少。”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努力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真正的努力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有意识地的自我提升。


多维唤醒潜能

□ 资海蓉

小涵,男,13岁,初一年级学生,父母对其学习期望较高,但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家庭陪伴缺失,爷爷奶奶虽关爱有加,但在教育方法上较为传统,较少关注他的心理发展,导致他性格内向,平时在班级里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课堂上,他认真做笔记,但几乎不举手回答问题;他的作业虽然按时完成,字迹也工整,但错误率高……

小涵的状态引起了我的关注,他需要的不仅是学业上的帮助,更是自信心的重建。我决定通过多方努力,让这个内向的男孩走出自卑的阴霾。

温暖关注,重建信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涵虽然平时很少说话,但课间休息时总喜欢画一些动漫卡通图画。我决定从他的兴趣入手,拉近与他的距离。课后,我会主动走到他的身边,欣赏他的绘画,趁机夸他:“你画这只小狗看起来特别机灵。”每天我都会找机会和他聊天,“今天吃什么好吃的”“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不仅关心他的学习情况,更关注他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让他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他也慢慢敞开了心扉。

创造机会,培养表现力。为了让小涵更多地在班级中展现自己,我特意为他设计了一些适合他能力和兴趣的活动。例如,我让他负责班级的黑板报工作,这不仅发挥了他的绘画特长,还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有了更多的存在感。在课堂上,我也经常选择一些适合他知识水平的问题让他回答,每当他回答正确时,全班同学的掌声是对他最好的鼓励。

小组合作,提高交往力。为了让他融入集体,我刻意安排他与活泼、热情的同学同组。在活动中,我鼓励小涵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家校沟通,加强关爱力。除了学校的努力,家庭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我多次与小涵的父母、爷爷奶奶沟通,向他们反馈小涵在学校的进步,建议他们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别每日追问成绩。家长对我的建议表示高度的认可,并承诺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小涵的变化令人欣喜。他的课堂表现更加积极。更重要的是,他开始主动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探寻原因 突破困境

□ 陈梅芳

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在成绩的“关卡”前屡屡受挫。小丽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而她的蜕变故事,正是心理辅导力量的生动见证。

经过了解,我发现影响小丽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过度的学习压力使她在考试时紧张,让原本掌握的知识难以正常发挥;其二,长期的低成绩让她陷入自我怀疑;其三,学习方法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问题,我为她量身定制了舒缓学习压力的心理辅导方案:鼓励孩子。鼓励她把负面情绪说出来;焦点转移减压法。有意识地转移其注意力,让她想一些愉快的事情;肌肉放松减压法。运用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渐进式放松法,通过自我调节,保持平静的心态。

为重建小丽的自信心,我采用积极强化策略。学习中善于捕捉小丽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次书写工整、一道题解答正确,或是大胆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我都给予真诚的鼓励。课余,我积极与各科任课老师沟通,让老师们在课堂上也多给小丽创造表现的机会,并对她的积极表现及时肯定。

学习方法指导也是辅导的重要环节。我根据小丽的学习情况,和她一起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告诉她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确保各学科均衡发展。传授了学习的思维导图、制作错题本等实用的学习方法,帮助小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她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小丽逐渐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小丽的案例充分彰显了心理辅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孩子在学习上遭遇困境时,单纯强调努力远远不够,深入探寻背后的心理因素并加以科学干预,才是帮助他们突破困境的关键。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