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强化巡察为民意识,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欧大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4 14:41:3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欧大庆

“生活码头建成了、快乐出行平安了,水渠通水了,和美乡村更靓了。”近日,外出创业回乡的村民龙胜平高兴地说,家乡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和美乡村建设变得更加美丽了。

今年2月份,麻阳苗族自治县委第二巡察组进驻江口墟镇开展巡察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督促被巡察党组织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推动巡察巡在实处、察出实效。

到目前为止,巡察组下沉走访发现问题36个,移交立行立改问题36个,江口墟镇党委制定整改措施36个,其中正在整改事项13项,进入项目库2项,需要与有关部门对接整改10项,县委巡察组进驻后成功完成整改11项涉及“路桥码头”等民生实事。

建成了生活码头

在巡察整改回访的现场,村里的龙大爷满脸笑意地指着刚修好的生活码头说:“之前到码头坐船过渡、洗东西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现在好了,你看这宽敞的水泥码头,这上面还修建了一个休息亭子,既方便了大家休息,又美化了乡村环境,一举两得,巡察组真是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大爷感慨地说。

巡察进驻后,群众曾向巡察组反映,江口墟镇江口社区木寨渡口没有硬化,一到雨天道路就泥泞湿滑,给全村2000余村民及周边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在详细记录村民反映的情况后,巡察组同志立刻开始现场查看,然后又马不停蹄到办公驻地梳理政策,与镇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将问题向江口墟镇党委进行了立行立改问题移交,督促其整改。

镇党委迅速启动该生活码头改造工程,动员广大村民投工投劳硬化便民码头、并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区、修缮休息亭等,彻底解决了江口社区及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

▲修建好的江口社区木寨码头

同时,巡察组本着一起做工作的理念,坚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同类同改,督促镇党委与石眼潭村、骆子村采取投工投劳的方式,修建好了生活码头2座,给3000多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

群众出行更安全

“这个安全隐患点终于处置好了,现在赶集群众和晚上放学的学生经过时安全多了。”4月8日,在该隐患点附件开食品店的张大爷高兴地对下沉走访的县委第二巡察组专员说。

巡察组下沉走访时得知,在距江口墟镇中学近100米的主干道街旁一下水道因长期受车辆碾压和雨水侵蚀,造成路

面盖板断裂在下水沟中,赶集的群众和上下学的学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4月3日,县委第二巡察组向江口墟镇党委和江口社区进行双反馈后,江口墟镇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制定了应急修复方案。

▲正在修复道路上的安全隐患

4月7日,江口墟镇对该隐患点进行了修复。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首先对破损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加固地基结构,疏通堵塞的下水道管网,确保排水畅通。同时秉着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同类同改的原则,对江口墟镇沿街进行排查。

进驻江口墟镇后,巡察组十分重视群众安全出行问题,对全镇安全出行进行摸底排查并第一时间进行移交,立行立改,到目前该镇共解决道路加宽、护栏安装、修建会车道等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6件,群众出行更安全。

水渠涌来了清泉

“排水沟修好了,再不怕天干了,我们增收有保障了,感谢你们为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面对前来回访的县委第二巡察组工作人员,江口墟镇齐天坪村民老周指着新修的涵管,竖起了大拇指。

▲正在修复的水坝

巡察组进驻江口墟镇开展巡察后,下沉到各村了解情况,对相关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研判发现,齐天坪村群众反映七组水渠因去年七一洪灾被水毁,现在无法通水,严重影响群众春耕生产。

“快一年了,这长水渠还没有修理好,现在快到了春耕生产季节,眼看50余亩的农田没有水灌溉,我们急呀!”村民纷纷抱怨。

俗语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巡察组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江口墟镇党委和齐天坪村,并按照一起做工作的理念,巡察组提出用涵管代替水渠,既降低修复水渠的资金投入,又能快速解决通水问题的建议,得到了通过,将水毁的堤坝进行加固处理。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铺设了一条近10米长的涵管,加固了1.5米高的堤坝,困扰村民春耕生产的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和美乡村更靓了

走进江口墟镇石眼潭村,只见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延伸河边,龙舟雕塑栩栩如生,特色围栏古色古香,各种特色植物郁郁葱葱,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随手一拍就是靓丽的田园风光。

巡察组进驻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老旧的9组通组路两边都是烂泥路,天晴一身灰,下雨两脚泥。最难的是每逢节假日,返乡村民因难以会车,都只能把车停在离家较远的位置,步行到家。更不用说村里老人想找个宽敞干净处晒太阳、聊家常、活动健身。

▲石眼潭村和美乡村新貌

巡察组将问题反馈后,镇党委与石眼潭村十分重视,党员群众更是积极,积极筹集资金,主动投工投劳。70岁的老党员舒桂莲筹集到善款2万余元,村中一下就聚集了40多名青壮劳动力以及镇人大代表、村五老党员志愿者20余名,仅用数日便将原本狭窄的村道拓宽至5米,群众义务投劳投工1000余人次,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我们把是否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对村巡察监督重点,通过巡察反馈整改,推动石眼潭村、公馆村、江口社区等多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更加宜居,‘为民巡察’成效更加凸显。”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黄彦彰说。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