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17:43:40
新湖南客户端4月4日讯(通讯员 向蓉)“您已进入林区防火重点区域,请勿携带火种上山,文明祭扫严禁焚烧纸钱……”清明节前夕,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的无人机开启“智能声防”模式,搭载定向扩音器的飞行器穿梭在云雾缭绕的山林间播报防火提醒,红外热成像镜头正灵敏地扫描着地表温度变化。
雨湖区自然资源局以科技赋能生态监管,率先构建“天眼+地网”智能防护体系。运用数字化无人机平台开展巡林巡田工作,以智能化手段守护绿水青山。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生态监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更构建起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智慧治理新格局。
与传统人工巡护相比,该镇引入的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多光谱传感器及AI识别系统,化身“全能巡护员”。 其高效性体现在:快速穿越复杂地形,实时回传巡护画面,精准捕捉火灾隐患、病虫害迹象及非法占用耕地行为。据统计,无人机巡护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倍,在森林防火关键期,热成像技术连夜间巡查盲区也能清晰监测,成功预警隐患,助力实现火情“打早、打小、打了”。
智慧监管的“最强大脑”同样引人注目。无人机平台与大数据系统深度整合,构建起“采集-传输-分析-预警”的全链条机制。当监测到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时,系统30秒内自动定位并触发响应,配合地面网格员智能终端,实现“问题发现-系统派单-现场处置-结果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耕地保护领域,通过定期巡航对比影像,精准锁定非法建设、土地撂荒等问题。这种“天空地一体化”监管模式,让生态破坏行为无处遁形。
雨湖区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该镇已建立“无人机定期巡护+人工精准核查”长效机制,并将巡护数据纳入镇域生态考核体系。下一步,这一模式将在全区推广,同步拓展至防汛、违建管控等领域,打造多领域融合的智慧治理样板。
从“人力巡查”到“科技巡航”,楠竹山镇以数字化创新破解生态治理难题,不仅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更以科技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
组稿:马志军
责编:刘帅
一审:刘帅
二审:曾金春
三审:杨湛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