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3 09:51:4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吴勇明 黄雅琳
在湘中大地腹地,一座曾以“乌金”闻名的资源型城镇正经历华丽蜕变。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涟源市安平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主动打破“一煤独大”发展格局,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新路径。
深耕现代化农业产业“压舱石”,打造安平转型发展“新”引擎
育秧大棚里的“春之宫殿”。眼下,正值春耕备种的大好时节。走进安平镇唐家种养殖合作社,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农机手们驾驶着旋耕机马力全开、来回穿梭于田间地头,育秧大棚基地内,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育苗盘内,嫩芽露出了尖尖角,长势十分喜人,绘成了一幅独有生气的乡村画卷。据了解,此次建造的水稻育秧大棚占地面积4200平方,累计投资70余万元,可满足2200亩的集中育秧。
云山巅中的“数智养猪”。在海拔600米的云雾山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良盛农业公司的数字化养殖体系令人瞩目。“18岁就踏入社会经商,赚的钱都投入了高山上,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安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公司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进入基地门口,一个大型五级污水净化池映入眼球,放眼望去,几十间猪栏占据了整个山头,每间猪栏配有饲料自动输送系统、饮水系统、智能调温装置。通过控成本、提技术,每头生猪饲养成本减少20%左右。
探索新时代文旅产业“指南针”,释放安平转型发展“新”动能
月光崖上的“银河传说”。月光崖因其形似一弯半月的巨大岩石而得名,与对面的牛郎峰形成了遥相对应的景象。崖壁石缝中常年四季有一股清泉汩汩涌出,甘甜清冽,名为织女泉。崖壁下面是一条罕见的整块天然石板河,长约5公里,河底自然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然壶穴。这里是户外溯溪的圣地,沿着溪流前行,能感受到清凉的水汽和峡谷的幽静。这座因牛郎织女传说闻名的地质奇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梦想与热情汇聚于此。
油菜花里的“围城哲学”。“有人渴望逃离生活的琐碎和压力,如何缓解年轻人的压力成了我们研究的课题。”翠远生态园负责人介绍说。这里有非遗手工、亲子农趣体验、烧烤露营、垂钓采摘等一站式新玩法。在这里,游客们能近距离观察油菜花的生长周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舌尖上的烟火风情,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正如钱钟书在《围城》中所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桃林隧道的“时空褶皱”。在千亩桃林深处,梅塘高速大桥与花海构成的“时空穿越”景观,成为短视频平台热门打卡点。三月的安平,李子湾农业千亩桃花竞相绽放,灿若朝霞,层次分明,这里景色优美、免费开放,游客们可以漫步在花海中,置身花海沉浸式体验,感受那浓郁的花香,尽情领略“人面桃花相映红”盎然春意。从空中俯瞰,梅塘高速大桥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蜿蜒盘旋在粉白相间的花海里,壮美无比,为春日安平增添了一抹诗意画卷。
找准高质量经济发展“着力点”,激发安平转型发展“新”赛道
党委会上的“转型密码”。“企业发展确实不容易,我们要千方百计为他们破解难题,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我镇经济转型升级。”安平镇党委书记刘怀华在党委会上强调。近年来,安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以服务经营主体和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下大力气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从地下掘金到地上生金,这座转型城镇正以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据悉,下一步,安平镇将培育集农业产业、文旅康养、酒店民宿于一体的农文旅特色乡镇,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安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责编:姚昕玥
一审:姚昕玥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