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全力打造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0 17:55: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子怡 通讯员 刘源

3月20日,株洲召开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暨建设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工作推进会。株洲市副市长杨胜跃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欧阳元初主持。株洲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顾晓芳作工作报告。

会上,炎陵县、渌口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株洲千金药业集团、湖南泰阳药业有限公司就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中成药产销新大品种、道地药材产销情况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

去年,全市中医药工作取得新成效。推动医保支付向中医倾斜,将符合条件的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在22个中医优势病种推行按疗效付费政策,惠及患者550余例;共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可提供10类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千金药业妇科千金片单品种产值约9亿元,“补血益母”产值超1.8亿元。各级医疗机构共举办“中医药养生夜市”等便民活动50余场,惠及群众达4.5万余人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的验收之年。会上重点强调了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聚焦创建攻坚,勇攀发展“新高峰”。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改革,加快任务清单清零。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借鉴可落地的经验样板。落实DRG支付支持中医药政策、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政策,扩大医保中药药品目录和中医诊疗目录,推动开展中医日间治疗医保按病种付费、中医康复治疗按床日付费等政策试点。

第二,聚焦提质增效,提升服务“新高度”。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确保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坚持中医办院方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比达到60%。推进县级中医医院组建县域医共体,打造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深化中西医协同,指导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工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快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选派一批名中医团队下沉基层服务,每个团队定点服务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聚焦人才培育,注入发展“新动能”。强化校(院)医联合培养,扩大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模,落实“早跟师、早临床”制度。推进“西学中”培训,分批次为每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不少于2名“西学中”医务人员。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2025年末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数达到0.8人。

第四,聚焦产业升级,激发发展“新活力”。大力开展生态种植基地建设,实现林业与药业的协同发展;着力培育一批能够代表株洲的龙头企业,重点筛选和培育有潜力的拳头产品;大力发掘药食同源中药材,推进中医药养老服务;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建设中医药康养旅游小镇、中药材种植观光园等项目。推动中医药与饮食、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一体化的中医药健康产业格局。

第五,聚焦中医文化,打造品牌“新样板”。擦亮神农中医药文化品牌。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神农中医药科普大赛、湘赣边中医药文化交流等活动,力争全市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工程。加强传统医药领域交流和深度合作,积极推动株洲中医药“组团出海”,促进神农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

杨胜跃表示,全市中医药工作要聚焦关键上,把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重点,确保先导区建设成功,进一步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株洲经验”、“株洲模式”。同时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育,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他点明,中医药事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