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0 10:24: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0日(记者 龙子怡)严寒渐远,气温回升,草长莺飞,春和景明。今天17时1分,我们将迎来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春分。
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3月20日前后,当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在春分这天达成完美均分。历经严冬的蛰伏、初春的生长,我们来到春分,此刻的大地惠风和畅、花开遍地,一片欣欣向荣,春天真的来了。
春分有三候
一候玄鸟至
玄鸟,又称元鸟,即燕子。在古人的观念中,燕子是神鸟,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并认为是燕子带来了春天的雨水,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二候雷乃发声
东汉许慎 《说文》解释说:“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雷是春天阳气升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挠后,隆隆有声。
三候始电
天空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润物细无声,而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分的习俗,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密码。岭南人采食春菜,以鲜嫩的荠菜、香椿唤醒味蕾;孩童追逐风筝,将希冀系于纸鸢,任其随风高飞;而“立蛋”游戏则成了跨越文化的趣味挑战——一枚鸡蛋的竖立,仿佛是对地心引力的温柔抗衡。
吃春菜
孔子有言:“不时,不食。”食物也有自己的时节。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
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踏青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立蛋(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立蛋”是广泛流行的民俗,南北皆有,寓意“阴阳平衡”。古人认为春分日地球磁场稳定,鸡蛋更容易竖立,实则考验耐心与技巧,常被用作亲子互动活动。
春已至,花已开,微风正暖,春色正浓,愿你不负好春光,怀揣希望,勇敢前行!
(图源网络)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