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3-05 09:50:28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董以良 通讯员 王建
“师傅制定个性化指导计划、每周至少开展1次面对面研讨……”2月27日上午,龙山县华塘芙蓉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龙山县华塘芙蓉“教联体”跨学科主题教学竞赛活动筹备会,旨在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帮助“教联体”内3所学校的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共同进步。
2月开学以来,类似的筹备会议在龙山县各“教联体”核心校陆续开展。
为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缩小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24年以来,龙山县以“教联体”建设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联合办学,推动城乡学校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从“一个点”到“一条线”
龙山全县共有49所中小学校,近80%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城区。如何破解“城区强、农村弱”等教育现实难题?2024年2月,龙山县教体局启动“教联体”建设工作,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校,通过“大校联小校”“强校联弱校”等形式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分学段、分区域构建“教联体”。
根据县教体局下发的“教联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教联体”核心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开启了一系列结对共建、协同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龙山二中“教联体”进行联合教研
“‘教联体’内部学校要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教研等实现共谋、共建、共治,促进资源的共享整合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龙山二中校长瞿波告诉记者。为确保成员校的教师能真正参与到整体的教学教研中,过去一年,该“教联体”坚持每个月开展一次主题研讨,组织教师互访、观摩、交流;每周以学科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磨课”,促进“教联体”内部教师的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各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在龙山三中校长唐国成看来,联合办学也是一个合作共赢的过程。“从日常的教学常规互查互评,到送教下乡、教学竞赛等联合教研,成员校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既确保了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也提升了‘教联体’内各学校的办学品质。”他说道。
为了提高教研帮扶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龙山三中“教联体”采取“订单式”送教开展主题教研。“针对成员校的教学需求,了解他们的薄弱学科和存在的问题后再选派成员组建送教团队。”龙山三中副校长彭丽艳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核心校会提前打磨课堂,打造优质的示范课,这也促进了核心校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
“‘教联体’聚焦课堂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打破原有学校各自的人事、财物管理体制,核心校对成员校在教学、管理等业务上给予引领、指导和帮扶。”龙山县教体局基教股股长黄勇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县采取“1+N”的方式共组建16个“教联体”,100%覆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学校。各“教联体”围绕“管理互帮、队伍共建、教学并进、资源共享”进行校际合作与交流,将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优质资源辐射到乡村,推动教育优质均衡迈出新的步伐。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学校优势互补的同时,“教联体”给教师们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月27日上午,龙山县兴隆小学四年级英语课上,一场“趣味接龙 ‘英’接不暇”的活动火热开展。英语教师罗春秀用单词接龙的小游戏替代以往的枯燥听写,给乡村孩子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3年前,刚进入兴隆小学时,缺乏经验的罗春秀对英语教学一筹莫展。“学校规模小,英语教师少,也缺少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备课、教学设计、布置作业这些都得靠一个人自己摸索。”她回忆道。去年,学校加入了白岩书院学校“教联体”后,让她看到了新的希望。
跟随“教联体”英语教研组的教师一起,罗春秀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联合教研活动。“我们一起探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核心校的教师很热心地帮我答疑解惑。比如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借助信息化技术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等。”罗春秀坦言,虽然过程辛苦,自己实打实得到了提升。“现在的英语课,孩子们敢开口的多了,学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不少。”
许多像罗春秀一样的教师感慨,“教联体”的统一教研活动让自己获益颇丰,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水田小学语文教师田烨通过“教联体”的“青蓝工程”与华塘芙蓉学校语文学科组组长田红梅组成“师徒”关系。在师傅田红梅的指导下,她进步飞速,在2024年龙山县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龙山二中“教联体”的教师黄晓平在联合教研中成长迅速,获得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学生物学科教师实验技能竞赛活动第一名,该“教联体”吴文静等10余名教师在县级各类赛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以“教联体”为平台,核心校充分利用本校优质资源,组织学校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联合教研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乡村学校。教师“研”在一起,教育“融”在一起,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队伍建设的澎湃动力。
从“独奏曲”到“大合唱”
随着“教联体”建设的深度推进,学生们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石羔小学602班学生蒋书瑶对上学期的校园开放日印象深刻。当日,核心校龙山四小的少先队员们走进石羔小学,两校的少先队代表一同开展了室外游戏、诗词比赛、课外知识竞赛、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并一对一结对组成学习小组。
“在活动中,我和龙山四小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体验。四小的学习‘搭子’还给我送了一本书,我们约定好一起交流阅读感想。后来她真的给我写了一封信。”蒋书瑶满脸兴奋地说道。
龙山四小“教联体”在石羔小学开展科学送教下乡活动
龙山四小是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依托这一优势,该校邀请成员校一起开展科技节、科技创新等活动,成员校学生、教师现场观摩。“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科学课的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石羔小学副校长蒋明艳欣喜地谈起学校的变化。这些科技活动让乡村孩子近距离感受到科学魅力,为他们开启了探索科学的大门。
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教联体”关注的重点。龙山六小“教联体”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团队,除了定期组织送教、教研,还为桂塘镇九年制学校、咱果乡九年制学校两所成员校的师生捐赠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筛查、进行团体或个体辅导。
“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筛查,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在今后的教学和辅导中更有针对性。”桂塘镇九年制学校副校长、心理健康教师张敏透露,“教联体”带来的形式丰富的团辅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发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机会,通过种养植物、接触自然等活动,孩子们也变得更加阳光和热爱生活。
少先队开放日、艺术节、心理健康日、运动会……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搭建起展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各“教联体”紧紧抓住抱团发展的良好契机,借势而为,变学校“独奏曲”为教育“大合唱”,推进了全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