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交出“教育强市”生动答卷

  科教新报   2025-02-26 12:08:14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邱承 李源

怀化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新校区建成开学,并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评估;全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任务历时3年圆满完成;田野诗班两次登上央视舞台;“校友回湘”获省政府通报表扬……近年来,怀化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雪峰山下,五溪奔腾;崇文重教,桃李芬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正在显现,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这片热土。

尊师重教,强化教育保障

怀化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正是这不拘一格育人才的美好传承,造就了“书通二酉,学富五车”的延绵文脉,形成了“十步之泽,必有香草”的古韵今风,“读书善耕”的种子已深深地融入怀化人的基因。

2022年9月,在全市教育大会上,市委书记许忠建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教育中心,为奋起二次创业、建设现代化新怀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市委副书记、市长黎春秋要求:“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正做到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

2023年6月,怀化市委、市政府出台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要求在2027年前,基本建成区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地;2033年前,基本建成教育强市。

孩子的成长是教育的头等大事,为让孩子们既能“好上学”,又能“上好学”,怀化用心用情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目前,全市8所“爱晚”老年学校、22所乡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7个鹤中一体化基础教育项目全部竣工。14个“徐特立”项目获奖补资金4395万元,全省第一。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提质乡村小规模学校,停办500所,注销77所,保留438所。新改扩建公办学校(幼儿园)36所,新增学位3.1万个。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近一年来,全市新增21名省特级教师,李柏霖、颜学清等教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周丽娅、梁镇峰、李燕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梯队培养的“金字塔”效应日益凸显。

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还联合教育部门开辟“绿色通道”,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凭认定手续即可快速入编,公开招聘教师入编办理时限提速50%以上。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发布15次招聘公告,提供341个岗位,吸引近万名考生竞逐。

不仅如此,随着《关于促进怀化市教育基金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全市各级教育基金得以做大、做强、做好,规划市本级和40万人口以上县市区教育基金突破2000万元,其他县市区达到1000万元以上,全市教育基金总金额突破1.55亿元。

“爱烛行动”“育才行动”“e校计划”等公益项目纷至沓来,大力救助身患重大疾病教师、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荐了一批优秀乡村教师参加全省“园丁之家”活动,争取建设资金惠及了一批农村薄弱学校。

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怀化市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铸魂育人取得新成效。

2024年9月,怀化市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若干措施》,从责任落实、队伍建设、课程创新等八大方面部署安排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确保思政课程开足开好,建立以思政课为主、各学科课程思政为补充的“1+N”全学科思政教育模式,推动课程规范化、体系化、特色化发展。

雪峰山深处,溆浦一中学生徒步体验红军艰辛;新晃侗族自治县晃州镇一完小突出思政教育,音乐课讲爱国歌曲背后的故事,体育课融入“为国争光”精神;怀化学院联合12所大中小学校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我的安江行”活动启动,成为全市所有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在培根润心的育人过程中,思政元素悄然浸润着每一堂课。

体质强健、美育浸润、劳动习惯养成、心理关爱行动的深入实施,把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扩展到全市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延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2024年,怀化市22名选手参加全省高中“三独”比赛获得一等奖12个。在湖南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怀化市斩获18个一等奖,其中6个节目、4幅作品进入省级现场展演。原创舞蹈史诗《通道转兵》用艺术化手段讲活历史“大道理”,登上省级展演舞台。

砥砺奋进,提振教学质量

回首近年来怀化教育发展,背后承载的是开启山门到拥抱开放的跨越,是敢于追梦到矢志圆梦的坚守。

在对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的不断探索中,怀化市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千家万户,让每一名怀化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集团化办学,正是其中的一步“活棋”。

在主城区率先建立3个义务教育集团、4个高中教育组团,每个集团、组团带动2至8所学校。集团教育总校安排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到集团分校,每周对分校进行一次业务指导,构建了从小学到高中的长线课程体系,教育教研、德育培养、师生交流贯通了集团校小初高各阶段。

同时,长沙帮扶大湘西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如期而至,长沙名校托管怀化市高中5所、对口帮扶初中25所、小学网络联校44所,派驻5所托管帮扶校的管理干部全部到位,长沙给托管校、结对帮扶校每校派驻2至3名教师支教。常德市桃源一中、常德一中、芷兰中学分别结对帮扶怀化市芷江一中、新晃一中、洪江区一中。

将改革刀刃指向评价机制,完善了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务晋升挂钩。建立“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对比监测机制,每学年对各地各校进行一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阳光教育,真情温暖心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怀化市严格推进阳光招生,出台实施阳光招生七条措施,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实行学生均衡编班、教师均衡搭配的“双随机”,全过程录像,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全市基础教育阶段15.3万余名新生实现“阳光入学”。省教育厅对此充分肯定。

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从“舌尖”到“心间”,守护的是学生们幸福“小食光”,折射的是教育“大民生”。紧盯“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关键问题”,超常规纵深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见行见效、常态长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全市新改扩建食堂160个,新增学生食堂面积33045.89平方米,新增餐位15809个,市县领导包保“校园餐”实现营改校全覆盖。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市教育系统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通过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纠建并举,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去年以来,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47件,重点通报了7起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心关注,分管领导积极担当,制定《市级层面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进校园活动白名单》,将18项进校园活动压减至10项。市教育局积极作为,精简会议文件,可发可不发的文一律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一律不开,推进文风会风转变,力戒形式主义,大兴实干之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怀化市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抢抓新机遇、找准新坐标、选好新赛道,全力以赴加快建成区域教育中心,以教育之力厚植怀化人民幸福之本,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怀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