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18 15:37: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邱承 刘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好教育,事关发展之本、民生之基。
近年来,洪江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擎教育改革大旗,不断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水平,奋力书写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
五育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立德树人守初心,“五育并举”促发展。
洪江市扎实推进“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的育人理念,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育人资源,将“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抓在经常,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上好思政课,奠基未来人。作为湖南省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区,洪江市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思政课改革创新任务清单的细化和要求》,洪江市领导每年必走进学校上好一堂思政课。
洪江市积极推进“我的安江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安江农校纪念园、高庙遗址博物馆、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航天种子馆等4个场馆特点,研发设计“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高庙文物的千年诉说”等5堂小思政课,打造安江农校纪念园等8个思政教学实训基地,形成精品讲座、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三位一体洪江市思政教育工作体系。2024年10月11日,怀化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暨“我的安江行”活动启动式在洪江市安江镇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举行。
智育为重,“智”引未来。洪江市出台《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提升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实施方案》《党政领导干部推门听课制度》和《洪江市中小学阅读工程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作业设计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为学生智育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构建“教师开展名著导读、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一体化阅读工程推进工作体系,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建阅读项目校10所。
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是洪江市一直追求的教育目标。洪江市以课后服务为平台,围绕“稻作文明”主线,紧抓洪江市26项“非遗”传承,打造出竹编工艺、民间剪纸等30个特色课程。2024年,在怀化市艺体比赛中获奖66项,在怀化市“三独”比赛中共15人荣获一等奖。在怀化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得29个奖项。托口中学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民间剪纸特色课程
竹编工艺课堂
学生心理健康也是洪江市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洪江市出台《洪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方案》,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纳入常规工作检查范畴,通过提质改造10所学校心理健康室、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全员培训活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与医院签订校医合作协议等方式,全面提升心理健康问题的防范和处置能力。2024年培训心理健康教师2152人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3.1万人。洪江市六中、芙蓉中学等学校还积极探索创新,借助“AI赋能心理健康”模式,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领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深耕细作 ,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决定教育的公信力。
洪江市将各类教育融合发展“一盘棋”考虑、“一体化”运行,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实现优势互补、管理互促、资源共享,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结对帮扶加快推进。2024年,引进长沙市实验中学、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湘江新区博才小学等3所优质学校对洪江市进行对口帮扶。制定《洪江市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等活动,校际间在办学理念、办学举措、教学资源、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帮扶,推进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教研力度不断加强。以学科团队为抓手,着力打造优秀学科团队9个,充分发挥优秀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教师队伍教、研、训一体化进程,并由市财政足额保障每个学科团队每年30万元教研经费。制定出台《关于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工作方案》,选拔配备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兼职教研员,开展分学段、分学科、跨区域针对性教研。2024年,共开展菜单式教研活动、多学科多学段教学比武等教研活动9次,覆盖教师800余人次,推门听课与督查指导教学300余人次。教育研究课题获省市立项70余个,获省级奖项论文100余篇。
芙蓉学校特立教学楼
“双减”成果持续巩固。积极开展中小学办学行为和常规管理专项督查,严控作业时间,提高作业质量。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一校一品,示范引领”的优质课服模式。芙蓉小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雪峰断颈龙》、双溪中心小学的《剪纸》、深渡中心学校的苗乡竹竿舞、华清学校的农耕文化等活动内容,带动洪江市学校的课后服务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出台《洪江市校外培训机构及各类专业人才参与校内课后服务遴选方案》,遴选校外培训机构及社会上各类专业人才12人,解决拓展性课程师资缺口问题。
强化培育 ,提升教师素质
周习艳等老师参加怀化市学科教学比武中获奖10个,沈廷老师代表怀化市参加湖南省教学比武荣获二等奖。《角的比较与运算》等8节教育课例入选“怀化市基础教育精品课”,龙行等3名教师在怀化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比武”教学展示中成绩优异……
近年来,洪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保障教师待遇权益、提升专业素养等措施,深入实施“好老师”培育工程。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洪江市在公民办学校、培训机构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切实做到“月月强调、月月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自觉做有情怀有责任有大爱的好教师。每年暑假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活动,增强教师法制意识与师德素养。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对新进教师、定向分配、人才引进、特岗转正教师进行查询,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
同时,印发了《教职工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开展公办学校教职工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规范清理借调及跟班学习人员,并通过教育布局优化调整,优化师资结构。2024年,调剂出各类专任教师124名,交流轮岗教师215人,清退中小学幼儿园临聘人员191人。
如何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安心教学?这是每个教师都关心的话题。
洪江市印发《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和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减少一切面向学校和教师的不必要的事务干扰,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为教师创造更加安心、静心、舒心地从教环境。2024年,洪江市规范进校园社会事务13项,较2023年减少14项。
为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洪江市出台《尊师重教十条措施》。由市财政统筹,每两年安排经费200余万元进行一次教师全员体检。每年开展教师节表彰,近三年发放表彰经费447万元。将教师基础性绩效纳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落实教师津补贴,近三年发放人才津贴2535.25万元、班主任津贴1342万元、乡镇补贴7000余万元。
培训促提升 ,学习强技能。洪江市依托国培、省培项目等平台,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积极探索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的成长路径,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教育人才高地。2024年,累积培训教师2000余人,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园)长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和新进教师培训等线下培训7次。
深化改革,促进优质均衡
走进洪江市原硖洲中学,宽敞明亮的食堂、漂亮的绿化带、平整的运动场,让人怦然“新”动。“自并入实验中学后,实施了食堂、寝室、浴室等提质改造,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育人环境更加美丽温馨。”该校负责人表示。
一所学校折射一个地方教育的发展变化。原硖洲中学提质改造成为洪江市实验中学初一部的背后,是洪江市聚焦教育优质均衡,推动教育改革的结果。
阳光招生
用创新赋能,用改革破局。洪江市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按照“并、撤、转”的工作思路,走“区域建品牌、乡镇抓提质、城乡同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打造品牌,建两大区域教育中心。鉴于“一市两城”的特殊性,洪江市在教育品牌创建上,集中优势资源打造黔城、安江两大区域教育中心,分别把坐落于黔城的芙蓉中学、隆平学校,坐落于安江的实验中学、市第六中学作为两大区域教育中心的品牌学校,从条件更好、师资更优、管理更强等方面进行建设,打响品牌效应。
2024年,洪江市投入近1亿元实施黔阳一中校园整体改造,投入1200万元新建黔阳二中学生宿舍和食堂,投入4000万元实施县域高中“徐特立”项目建设,投入4700余万元完成职业中专达标建设。整合资金3700万元,新建芙蓉中学教学楼、洪江市第六中学教学楼,维修改造隆平学校学生宿舍、运动场,将硖洲中学并入实验中学,4所学校办学环境进一步美化、优化,并增加城区学位1500个。
优化提质,整合乡镇教育资源。洪江市在充分征求意见,制定形成《中小学校幼儿园深化改革优化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充分考虑学段衔接、地域交通、学校师资等情况,撤并一批“小而弱”的教学点和乡镇学校初中部,集中打造一批办学条件优良、师资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有序的乡镇寄宿制优质学校。
铁山中心学校
2024年,洪江市对生源少、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12个教学点和8个乡镇学校初中部进行撤销,并将涉及学生引流到城区学校或周边乡镇交通便利、寄宿制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综合采取优化乡村公共交通和专门配备校车等方式,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增加农村客运车辆26辆,增加校车线路10条,调剂专用校车8辆。投入资金850余万元,对双溪中学、雪峰中心学校、深渡苗族乡中心学校、塘湾中心学校等乡镇寄宿制学校硬件进行再升级。
协同发展,实施片区管理模式。在两大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将撤并初中部后的规模较小乡镇中心小学(150人以下)实行片区化管理,即:实行“统一管理、师资互动、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厚植教育沃土,书写育人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洪江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更强的气魄、更加奋发的姿态,继续书写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出彩的教育答卷,奋力谱写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