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12 22:19: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欣然
今年春节,DeepSeek火了。年轻人纷纷向这款AI新秀发问,想看看与它的“深度思考”究竟有什么绝招。
与“前辈”ChatGPT、豆包、Kimi等AI一样,DeepSeek也没能逃脱被玩坏的命运。算命、树洞、私人订制……意想不到的人机对话每天都在上演。
AI对话,心灵SPA?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玄学。以前大家都烧香拜佛,现在年轻人选择用AI。
湖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曾莉刷到“DeepSeek算命”相关帖子后,抱着好奇的心态试了试。
输入指令后,DeepSeek非常“专业”地分析了她的生辰八字。
曾莉从小有支气管炎,当看到DeepSeek说自己“金旺火弱,易有呼吸道敏感问题”时,她不禁感叹,“还挺准!”
然而,DeepSeek的回答并不总是如此“专业”。
“95后”传媒从业者程奕(化名)就对DeepSeek不甚满意,因为它在预测运势时,农历公历的换算出现了差错。“虽然它会‘反思’,但我觉得AI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对于DeepSeek的回答,程奕总感觉它是在“套公式”。她觉得,AI回答的背后,不过是一个程序、一套算法、一串代码,不必太较真。
(DeepSeek反思自己为什么出现换算差错。)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夏红梅一直关注AI的发展,在学院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
她认为,DeepSeek算命展现了年轻人对科技的好奇、信任和依赖。“在当下快节奏和‘内卷’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面临着各种挑战,他们或许希望通过基于大模型算法的命理分析,来寻找一种心理安慰和指引,以虚拟的‘确定性”来缓解焦虑。”
“不管是测运势,还是聊天,与AI的对话更像是免费的心理咨询。”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李姿说,自己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时,会向AI倾诉。
“大学期间,除了学校的考试外,还需要通过一些技能证书、资格证书的考试。有时,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考了几次都没通过,我就会问AI,有什么好方法,是否应该放弃等问题。”
AI的回答往往能让李姿有柳暗花明的感觉,“说不定再努努力,就能成。”
曾莉也会把AI当作树洞,吐露成长的烦恼,“它会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不断给予正向反馈,给足了情绪价值。”
办公“神器”、私人订制,AI也可以很实用
2013年,一部科幻爱情电影《她》在纽约电影节上映,男主角爱上人工智能系统OS1的情节让观众对AI时代充满想象。
现在,这个时代到来了,2025年正是电影故事设定的年份。
真实世界里尚未听说过人机相恋的故事,但AI对于人类而言,已然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大模型。除了担任年轻人的心灵导师之外,AI也可以很实用。
身处媒体行业,程奕的脑子里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光是信息整合和资料搜集就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AI,我就省事多了!”
程奕会把资料搜集的工作“外包”给豆包、Kimi等各种AI,然后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打工人有了AI“神器”,也算是解放了生产力。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一学生小肖(化名)对于AI的使用也倾向于实用主义:如何20分钟跑完5公里,请生成一份训练计划;正在备战数学建模比赛,请制作一份学习计划帮我拿个好名次。
“相比于搜索引擎的泛泛而谈,AI提供的是私人订制服务。”小肖说。
(DeepSeek为小肖制定的运动、学习计划。)
如今,在互联网搜索AI,就会出现“好用”“效率超高”“全网最全AI实操指南”等词条。编程、设计、查资料、画图表……各行各业的人都正在将AI训练成“超强辅助”。
“但也需要意识到AI算法的局限性,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夏红梅提醒AI用户,应当用批判性思维看待AI与人的关系,把它当作工作和生活的辅助性工具,不应过分依赖。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李茁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