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说新闻丨贴水果功效海报被罚5万?法院驳回:“小错重罚”

  三湘都市报   2024-12-04 16:46:47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评论员 张军 袁隽永 视频 刘文 易莉

生津止渴、止咳化痰、解毒消肿……就因为在自家店里贴了这种水果功效海报,就要被罚款5万元! 你服不服?你怕不怕?

据三湘都市报·犇视频报道,湖南衡阳一家水果店,因为在店内张贴了关于水果功效的广告,宣称“梨生津止渴、润肺止咳;葡萄补气血,舒筋络……”结果被某行政执法机关认定为虚假宣传罚款5万元,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罚款及滞纳金共10万元。

日前,衡阳雁峰区人民法院通报称:水果店主观上并无虚假宣传的故意,影响范围较小,且能及时整改、消除影响。该院认为小过重罚,不准予强制执行。

看到这个法院审理结果,多少有些欣慰—— 这不仅是还一家小店以“公道”,也是给广大实体经营者们的一颗定心丸。    

“吃梨子润肺止咳”属不属于虚假宣传?咱先暂且不论。一家小水果店张贴这样的宣传内容,到底能造成多大危害?想必大家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毕竟,梨子就算不能润肺,大家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但某些行政处罚的裁量基准如此糊涂,那造成的危害可是实实在在的。

平时不宣传、不提醒、不管理,一旦揪住机会就“痛下杀手”,拿着“处罚”当管理手段,甚至借机搞“罚款式创收”……这种 “小错重罚”伤害的不仅是营商环境,还有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导致商业活力下降、社会戾气聚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今年二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设定罚款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业特点、地方实际、主观过错、获利情况、相似违法行为罚款规定等因素……

六月,司法部等三部门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涉企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依法审理企业对罚款不服的行政复议案件,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突出问题。

由此可见,建立明确、公正、透明的处罚裁量体系,才是建立市场信心的重要手段。 “严格管理”不等于“加大处罚力度”,“小错重罚”更不是法律精神的体现。一个健康的社会里,执法不仅应该有力度,更应该有温度。如此,商家才能安心经营、群众才会放心消费!

责编:孙燕飞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