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说新闻|岐黄之路坚定走下去,本草出“湘”野更出圈

  三湘都市报   2024-11-29 19:26:1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评论员 张军 周倜 视频 刘文

说到中医药,我们脑海里蹦出来的词往往是“古老”。

的确,它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是无数先人反复尝试积累下来的经验,是老祖先留下来的财富。我很担心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弄丢了,传没了。我很担心它就此没落消亡。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越是历经岁月流转,越是醇厚弥香。

在中国的版图上,到处都是中华本草的江湖。仅仅是我们湖南,就有中药材4667种,居中部第一。

如何让好东西世世代代传下去?如何让年轻人了解走进中医药?最近,湖南日报社教科卫中心和犇视频联手推出《岐黄之路·本草出“湘”野》系列融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知名专家和报道组耗时3个多月,跋山涉水,走进深山老林,制作出5集作品, 记录下5味药材。在镜头和文字里,它们不仅是枝叶根茎、动物矿物,更蕴含着中国人独有的人生修为。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切口,但还是再一次提醒我们,中医,是有自己独有的美丽和智慧的。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这些都是中医基本理论。但你细品,这不正是属于中国人的思想基因和哲学基座?不正是我们独有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吗?

我一直觉得,古老,绝不等于落后。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传承几千年,在西医传入之前与瘟疫疾病抗争的惟一凭仗就是中医。

满是学问的中医古籍、历代中医大家的广泛实践、疗效显著的民间经方,这些都是代代传下来的经验。

的确,从望闻问切到一人一方,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经验学,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讲究体内环境的和谐,这是它的本色。

但近百年来,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很多人一度开始唱衰中医,将之与西医完全对立,甚至认为其是“伪科学”。这种说法,肤浅且可笑。

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中医有自成一体的考量系统,单纯地以西医模式去看待中医、要求中医,这未免太牵强,也太偏执。

反过来,如果中医背离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那老祖先留下的中医秘方、验方、诊疗技术、诊治理念终会失传,整个中医发展也会步入歧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医与西医治疗本身就是不同的医学体系。

中医重整体,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更关注“人的病”。单纯地放在一起比较,非要说中医代表古老落后的,西医代表先进文明的,甚至非要分个高低,是毫无意义,也是很低端的争论。

现在,我们越来越讲究中西医结合,这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大趋势。

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去认识、信任、运用中医。

毕竟在临床上,大家也越来越发现,尤其是对付疑难杂症,仅靠一种医学单打独斗,很多时候也是会力不从心的。

中医西医,不是对手,不是敌对关系。它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便是疾病。能治好病,就是好的医学。岐黄之路必须坚定走下去。

责编:薛琳

一审:薛琳

二审:张军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