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城基 雷婉婷 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2024-10-17 09:51:01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千年古县,龙源临武,龙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临武人怎么样的文化密码?
《舜峰大视野》栏目记者探访了临武县五完小的艺术实践工作坊,实地了解90后、00后携手传承与发扬这一文化瑰宝。
临武县五完小艺术实践工作坊学员表演了一段跳龙,8名小学生手持龙棍,表演龙绕柱、龙起浪、龙起五角、打结解结。这条龙从制作到表演,全程由老师和学生自主完成,展现了他们对龙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独特理解。
90后美术老师雷羽对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2023年4月艺术实践工作坊成立,作为创始人的她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制作舞龙道具,并指导他们进行舞龙表演。
六年级学生陈佳怡介绍,她们通过废物利用的创意做法。用垃圾和报纸堆成基本的造型,再拿黏土凸出形状,经过几天的风干后,就可以进行上色了。
雷羽告诉记者,这些道具包括龙抱枕、龙毛毡画和钥匙扣,并且将龙的形象打印在杯子上,方便学生平时使用。这种方式把传统与生活相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制作文创作品,学生们还积极参与舞龙表演。雷羽老师邀请同为90后美术老师的舞龙爱好者邝晴龙加入工作坊,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舞龙训练。
“第一是身高要求;第二是一定要跳得高,不然会被绊住的;第三要有一定的力气和耐力;第四还要活力,不能够死气沉沉。”邝晴龙老师为学生介绍了舞龙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分享了舞龙表演的技巧和要求。
邝晴龙的首批学员是19名小学生,他们利用下课和放假时间刻苦练习,在邝晴龙的指导下,学生们舞龙表演水平不断提高。
在郴州市第二十五届中小学“英东杯”艺术节上,临武县五完小选送的作品《龙文化 临武非遗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获得一等奖,工作坊还被评为郴州市中小学“特色艺术实践工作坊”。
与此同时,学校提交的《核心素养下地方非遗(临武跳龙)文化传承和研究》于近期成功通过省级课题申报。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杨熙明
三审:唐志军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