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12 06:46:56
新化县北有一座古塔,矗立在资江边已有2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为新化北塔。新化北塔是新化八大古景之一,亦是三湘名塔。塔身为青砖料石结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塔高42米。北塔共有七层,呈八角形,檐角展翅欲飞,上嵌石舫,覆铁瓦,铸铜顶,塔正门书“北门锁钥”四字,两边对联曰:
正欲凭栏舒远目;
直须循级上高头。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以求更全面地解读这副对联,记者特邀在新化出生长大的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为我们解联。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化北塔与资江之间虽已被超高的河堤隔绝开来,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北塔的端庄威严、高耸挺拔,可谓雄踞一方,望之让人心生敬畏。
新化北塔。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新化县修木塔于此,至嘉庆十二年(1807年),因木塔倾毁而改建石塔,中间因资金短缺停工,后直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始修建完工,前后历经20余年。据当地人介绍,因资金短缺,最终北塔是由当地七家豪族集资而建,建塔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建成实属不易。那么古人为何执着于在此建塔呢?
陈松长告诉记者,一般宝塔的建造目的多种多样,除佛教寺院的佛塔之外,多为风水而建,作用包括镇压河妖、防止水患、引导航行、聚气聚财等。据清同治《新化县志》载,县治西南高而东北陷,需建阁以镇之。按照风水之说,新化县城西南高东北低,存在着“无与为对”的缺陷。古人认为,为弥补不足,有必要在城北建塔镇之,通过宝塔的阳性力量来平衡地理的阴阳,保一方平安。类似风水塔在古代很常见,如杭州雷峰塔、荆门古城的胡家塔等。
塔内景色。
进到塔内,记者看到,北塔穹顶是一个小小的阴阳鱼,搭配八角边,组合成太极八卦形状,这也佐证了北塔为镇风水而建之说。北塔7层,层层有壁画、书法、诗文及捐款人姓氏石刻,甚至每一层的窗口都修建成不同的形状,让人不得不感慨北塔不俗的艺术性。塔中阶梯共492级,呈螺旋结构,阶梯很窄,仅供一人通过。记者顺着砖阶直上,登顶已是汗流浃背,然而站在塔中看壁画、书法时,石窗吹进阵阵清风,顿觉神清气爽,暑气自解。走到近前,倚在石窗上,低头俯瞰,新化县城尽收眼底,抬头即可顺着资水眺望天子山。登塔之乐,在于辛苦攀登之后的大饱眼福。此时才顿悟塔联“正欲凭栏舒远目;直须循级上高头”之妙。
北塔大门的对联。
初读塔联,记者就联想到了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同时不由产生了这是不是“抄袭”的想法。那么北塔联又凭什么成为当地的名联呢?
陈松长解答道,其实这副联让人联想到王之涣的诗句并不是“抄袭”,而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的一种手法。古人没有版权意识,在创作中经常借鉴和化用前人的诗词。古人称之为“三偷”,即偷语、偷意、偷势。偷语是仿效别人语句,偷意是袭取别人的意旨,偷势是模仿别人的结构布局。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遂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可见古人认为“三偷”对文学创作非但无害,反而是有益处的。如《滕王阁序》里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偷前人所作“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偷语前人,又有后人张九龄偷意王勃。张九龄诗中“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影子。又如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被化用到别人的诗词、对联中更是不计其数。
新化北塔联兼有“三偷”中“偷意”和“偷势”的手法,并且运用得非常成功。因为此联不仅读来朗朗上口,平仄谐和,对仗工整,更在取意王之涣的诗词基础上,创作出了自己更丰富的寓意与境界。王之涣的诗词只告诉人们,想要看得远,必要站得高,却没有告诉人们如何登高。而北塔联却明确指出,登高须得拾级而上。这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登高,更是人生之路上的攀登。一个简单的“循”字,告诉我们,在奋斗的人生之路上,想要把眼界打开,想要站上高处,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一步一阶,脚踏实地,最终才能站在高处。
记者在北塔前观联。
记者采访当地楹联协会有关人士时了解到,此联还兼有劝学之意。据介绍,此联作者是当时的新化教谕欧阳磵东(又名欧阳绍洛)。身为县教谕的欧阳磵东所作之联,亦有劝学之意,同时包含对新化文教兴旺的期待。此联劝诫学子,想要站在高位,无论是读书考取功名还是出仕建功立业,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可见此联“偷意”,不仅是偷王之涣“远望须登高”之意,又偷《荀子·劝学篇》名句“积跬步至千里”之意,可谓尽得风流。
而此联的偷势,表现在上下联前面的两个字“正欲”“直需”上,两者皆是虚词,与王之涣的“欲”和“更”亦有相似之处,却又比王之涣的诗句更生动。接上阐述行动的动词“舒”和“循”,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的画面感马上就凸显出来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楹联这一精巧又灵动的文字形式,既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又承载着历史上无数有趣有见识的灵魂,很值得思考与玩味。新化北塔联就是其中之一,既绘北塔之景,又写登北塔之乐,更喻人生哲理,实在是妙。
记者手记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谭思敏
登上新化北塔,正好遥望天子山。我不禁想,人生的攀登之路,我们能做到脚踏实地吗?
多少人,还没有努力就笃定自己不是骏马,从而不肯刻苦发奋;又有多少人,不肯努力却又坚信自己是一匹骏马,不肯庸庸碌碌与驽马同槽,只是在原地打转,埋怨没有伯乐,倍受求而不得的煎熬。人生的高塔,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我们不应总是过于关注天赋,以至于忽视坚持与积累对于成功的重要性。驽马虽不如骏马,但因其不懈的努力,终能远行。
无论起点如何,无论资质如何,持之以恒的努力永远是达成目标的必要条件。
点评嘉宾:陈松长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湖南大学平台首席专家、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秦汉史学会、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李茁 朱玉文 王华玉 朱晓华
撰文/谭思敏
摄影摄像/徐行 戴钺
剪辑/戴钺
设计/叶艳娜
责编:谭思敏
一审:胡泽汇
二审:唐能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