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丨空壳树的黄蜀葵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27 18:21:31

文/漆艳平

初识黄蜀葵,是在空壳树的白马泉村。

处暑刚过,我随市文联文艺家们一行从市城区沿张桑高速一路西行,下桑植西站,经县政府边缘,过瑞塔铺镇,一个多小时后,便以成功逃离了喧闹的城市,置身于黄蜀葵花盛开的桑植县空壳树乡白马泉村。

空壳树,单听地名,就知道这是一个挺有底蕴深厚和诗意的名字。空壳树,其实不是树,而是桑植县一个乡镇的名称,它曾是贺龙元帅“单枪匹马会陈黑”的发生地,也是“湖南老字号”--“白根冰”酒百年独酿工艺的发源地。它的由来是该地很久以前曾有一株直径达2米的空心大树,故后改名至今为空壳树。

大巴车疾驰在公路上。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脸上,温暖而舒适。车窗外,凭窗远眺,蓝天白云下,一座大山自西而东延绵起伏,山势巍峨而不险峻,气势磅礴而不失柔美。道路两旁错落有致的土家、白族民居被青山环抱,一处处醒目的“美丽屋场”不时映入眼帘,特色的民居,整洁的村道,房前屋后蔬果飘香,文明标示与色彩鲜明的文化墙相互映衬,无不展示着一派生机和魅力,扮靓着乡村新图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庄稼金黄闪过,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与附近绘着墙面的“美丽屋场”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好的乡村画卷。不一会,汽车缓缓驶进了白马泉村,只听领队地大声喊道:第一站白马泉村,到了、到了。

白马泉村,是桑植县空壳树乡的一个行政村。

我迫不及待跳出车门一跃而下,顶着热日,沐着骄阳,迎着山风,跟随着队伍在蜿蜒的山间小道上悠悠而行。村头,几只黑山羊在路旁杂树丛里缓缓穿行,一头大黄牛在树荫下悠闲地吃着草,时不时抬头望向我们引颈长鸣一声,而一群羽毛顺滑铮亮的公鸡母鸡则在村道上踱着方步,全然不惧我们长龙似的队伍渐渐行走。八月的乡村是金黄色的,行走在蜿蜒的乡间山路上,坡地里的苞谷坨胀破衣衫犹如耄耋老人,捋着胡须,微笑着向路边的人招手,正等待主人去掰。步入一农家小院,屋前塔子上堆满了金黄色的玉米坨。那惹人眼的八月瓜直率地吊在藤条之间,硕大饱满,香味飘逸,热烈而悠远。我一路走,一路望,心里还在嘀咕着,山坳里究竟有什么可值得采风创作的?

沿着曲折的小路前行,我的目光不由往小道两旁的田边地角、山坡上搜寻。走进一块地,只见一朵朵黄色的花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光,在风中微微俯仰如颔首,似招呼,飘来了一阵阵花的清香。我转身问一文友,“这是什么花,好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采风的主题之一,黄蜀葵,黄色的‘黄'、蜀道难的‘蜀'、葵花的‘葵'。”同行的文友很认真地告诉我。黄蜀葵花,第一次听说,也第一次见过。我顺手从裤兜里掏出手机,从多个角度抓拍随风摇摆的花朵,迅速上传到微信朋友圈。没想到,这像是头条新闻般的刺激,很快就被朋友们迅速转载和频频点赞,纷纷询问这是在哪里?是什么花?我简单地回复几个字:黄蜀葵花,在桑植县的空壳树。看样子,这黄蜀葵花,在震撼我的同时,也震撼了我的朋友。

这时,领队在催促我们拍照的几个人,说是大片蜀葵药材种植园在前面的不远处。文友笑着说:“快走吧,等到了蜀葵花种植园,你还快不乐疯了”。我们绕过一弯又一弯的坡地,沿着山间小道,来到了山湾湾里的蜀葵种植基地。直到亲眼所见,才十分惊讶。哇,一片壮阔无边的蜀葵花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花丛无边,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圈在眼前徐徐展开。只见一丘接一丘的黄蜀葵依地势铺展开来,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阡陌纵横间。漫山遍地的黄蜀葵花开如繁星,一簇簇、一朵朵宛如精致的裙摆,伸着长长的脖子,开着喇叭一样的花朵立在枝头上,把周围的山丘洇浸在芳香里。三三两两的村民们在花丛中来回穿梭,正忙着采收金灿灿的黄蜀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村支部书记彭长江站在一块地势稍高的山丘上,手里拿着话筒,面带笑容,大声地用带着浓厚地道的桑植普通话向文艺家们讲述村里集体经济——发展黄蜀葵产业之路。据他介绍,黄蜀葵为一年生或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是一种中药材,它的根、叶、花和种子都能入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药用价值高,是现代临床医药应用将其提取物制剂用来治疗慢性肾炎“黄葵胶囊”的主要原材料。黄蜀葵花期长,产量高,见效快,效益好、适宜散户种植,属于典型的“短平快”产业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村里的蜀葵种植历经三年的精心试种与探索,今年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第一年,村民们可以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发展庭院经济。建立了稳定的订单农业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利益连接机制,村民们只需按照采摘标准并送至指定地点,由金土地公司统一收购,再销售到苏中药业的供应商。全村共种植185亩黄蜀葵,每亩收入可达到3000至5000元,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已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产业、新途径。仅今年七月份一个月,村里卖花收入就达11万元。小小的黄蜀葵成为白马泉村的“金名片”,让村民有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为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说到这里,彭书记自信满满。村支书像讲课一样,风趣幽默地就黄蜀葵产业发展娓娓道来,他讲得有条有理,我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用手机里将他介绍的一些关键点记录下来。

我绕过人群,健步如飞地扑进了一片蜀葵花海,置身于一大片娇艳夺目的蜀葵花前。山风掠过,站在花地深处,大片的蜀葵花盛开,花瓣层叠,迎风摇曳,总是让人感觉美好,天、地、人、花,无论怎么安放都是一幅和谐的画面。齐腰深的黄蜀癸植株有点儿像芝麻,茎秆高挑笔直,绿杆上清秀挺拔的花和叶,自下而上如同芝麻开花节节开。一根茎干上,密密麻麻挤满十几朵,每一朵花瓣都层层叠叠多达五六层,有的舒展自然向外张开,有的像鸡冠样浓密的卷曲。枝上端的苞蕾拾级而缀,犹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少女。新绽的花朵好比娇艳妩媚的少妇,流香溢韵。瞧那花蕊瓣片,质地宛若苏杭丝绢,柔性而泛光润,花蕊瓣上青绿的脉络散发成优美的枝状,增添了几多的流线美与色光美。不时,一只只蝴蝶像不速之客,带着各种色彩装点在花朵上翩翩飞舞,这些精灵的舞姿是人们无与伦比的。一群蜜蜂从远处赶来,像赴一场千年约会,一对对躲在花蕊丛里亲密地接触,发出嗡嗡的爱语,扇动翅膀在空中盘旋几下,像是在互相告别,接着又飞到远处去。我贪婪地踮起脚间,采撷一朵,轻轻触摸它的花瓣,那柔软而细腻的触感让人心生欢喜,放到鼻孔嗅了一下,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与我擦肩而过对面的是几位知性女作家,她们早已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俯身花丛中,一边仔细观察着蜀葵花的形状,一边嗅着花蕊的清香,时而伸展手臂,摆出各种陶醉的状态,还不时拿出手机和花来个“合影”,那甜美的笑声和这满地的黄蜀葵,是疲惫工作之后短暂的放松,是逃离家务琐碎之后的自我空间。几个摄影家,抄起单反、自拍干、手执“长枪短炮”齐上阵,聚焦采花的村民不停地“咔嚓、咔嚓”。突然,一村妇女闯入了我的视线,只见她戴着草帽,腰上斜挎着用布包裹的塑料水桶,在花地里来回穿梭,一双灵巧的手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左一右,时上时下,娴熟的手指如穿针引线,用手轻轻一触,麻利地摘下成熟的花朵,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纷纷落入桶子里。“嘿,你们那么一帮人,到这里是搞莫得的?”我赶紧回答她,“我们是专门采访摘蜀葵花姑娘您的”。“我可不时什么姑娘啦,一个天天种花、摘花快成为老婆婆了”。说完,她哈哈大笑起来。我与她寒暄了几句,在笑声中,我和她慢慢地聊开了。她自我介绍名叫陈春浓,几年前,因家庭困难又无其他收入来源,加上女儿还是残疾,全家不得已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用她自己的话说,搭帮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前几年全家就脱贫了。她家是蜀葵的最早种植者,也是受益者,今年是她家种植黄蜀葵的第三年,从最初仅有的0.5亩地,发展到了现在的3亩多地。“种黄蜀葵,比种苞谷、红薯划算多了,村里教我们种黄蜀葵,还有固定的收购点,不怕卖不出去。”谈到种花,讲到收成,陈春浓仍是滔滔不绝,脸上的笑容和盛开的蜀葵花一样灿烂。“篓子的花满了没有?快点上来,我准备送花去”。这时,在另一丘地里采摘花的老公正叫她,说是村合作社专干已到公路旁的集中点收花来了。片刻,满满一篓的蜀葵花倒入了箩筐里。从栽种、除草、施肥、到采摘,陈春浓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一年下来至少有一万元以上的收入,在自己的土地上栽种黄蜀葵,离家又近,每天可以回家照顾女儿,我们很满足。”说起眼下的生活,陈春浓喜笑颜开。

时近中午,在花地里拍摄的文友们早已汗流浃背。这时,山丘岗上又传来了领队的喊声,不断催我们说是要赶往下一站。看着这些娇艳欲滴的蜀葵花,我便萌生想寻几粒种子带回家的念头。于是,我连忙询问陈春浓,“哪里有黄蜀葵籽卖的?”她顺势往一兜兜黄蜀葵的根茎一指,我的目光沿着藤蔓向下一瞧,只见下端的蜀葵花朵却已凋谢,外壳已经焦黄。我顺手摘下一颗,轻捻,破壳,几粒黑色的种子蒜瓣卧在手心。我忍不住又摘了几颗,抽了一张纸巾,像医生包装药片似的卷成小小的长方形状,放入旅行包里,准备明年开春时在楼下的花坛里播下种子。

随后,我们来到了桑植金土地产业园的蜀葵加工区,一踏进厂区,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初具规模的蜀葵烘干厂房区内,机声隆隆,自动传输、自动控温系统井然分布,一派繁忙的景象。几位工人正在有序地忙碌着,将一筐筐新鲜的黄蜀葵花从货车上卸下,几位妇女将撒在地面上的蜀葵花用铲子正均匀地晾晒,然后把黄蜀葵倒入成套的烘干机清洗、杂质筛除、烘干、机械碎细、成品包装、仓储物流……的全过程,看着这铺满一片片金灿灿黄蜀葵的壮美场景,如同像唐诗名句描述的那样“满城尽带黄金甲”,然而,我却联想起毛主席《采桑子》一词中“战地黄花分外香”之句,似乎用到此处更为贴切恰当。

返途的路上,已是薄暮时分,车窗外的夜色愈来愈浓。我心满意足地在车上小憩了一会儿,睁开眼时,摸了摸旅行包里的黄蜀葵花籽,一股香气悄然氤氲而来,心中却早已播下这几颗种子,静待来年蜀葵花开。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