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16:56:42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湛 熊容容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如何让民生事“民做主”?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给出了答案。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是指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以投票表决方式决定当年度本级的民生实事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
9月初,采访团走进株洲。2019年以来,该市在全省率先全覆盖推广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真正实现“为民做主”向“由民作主”的重大跨越,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政府办的”就是“群众盼的”
焕然一新的株洲银海学校。熊容容摄
新学期刚刚开始,株洲市天元区银海学校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经过一个暑假的施工,教学楼的外墙焕然一新。家长聂先生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再不会因瓷砖掉落而提心吊胆。”
天元区人大代表、银海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建新介绍,银海学校是2007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当时外墙贴了瓷片,经过17年的风雨后,瓷片开始出现了松动和脱落的现象,给全体师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学校和家长向区政府提出了改造需求。
民生实事,一头连着群众的阴晴冷暖,一头连着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1月中旬,在天元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体参会代表投票选出今年该区政府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小学校提质改造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天元中学、银海小学、建宁实验中学、白鹤学校、雷打石学校、三门中学6所学校已完成全部提质改造工程。
得益于这项制度,让渌口区古岳峰镇上万村民喝上了放心水。古岳峰镇因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末端,常年季节性缺水,一到旱季,村民就只能靠镇村干部送水喝,“喝水难”成了当地人的一大“心病”。
为回应群众呼声,2023年年初,在古岳峰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经镇人大代表票决,全票赞成通过将分散式集中供水站建设纳入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在全镇11个村找水源、打深井。目前,古岳峰镇已经建成26处集中式供水站,解决了村民喝水难题。
古岳峰镇已经建成26处集中式供水站。
以上都是株洲市持续推进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缩影。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负责人介绍,经过试点扩面、全覆盖,株洲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已经迈入了规范化、有序化、常态化阶段。2023年,株洲9个县市区共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85个,投入资金15亿元;68个乡镇共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182个,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这些项目均按要求完成。
在“票决”中绽放民主之花
2019年1月,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要着力推进代表工作创新,在基层人大试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这一部署安排,正式拉开了湖南票决制试点工作的序幕,迈出了我省基层民主建设一大步。
省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将票决制工作写入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把票决制有关内容写入《湖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在我省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责、代表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湖南各地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票决制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组织代表在票决前广泛征集、票决中充分审议、票决后跟踪监督,及时把人民群众的呼声诉求反映到票决制工作的全过程。株洲市建立事前代表意见征求机制、事中代表跟踪监督机制、项目进度通报测评机制;益阳市组织代表全程参与实事监督,建立“初问选题、中问进度、终问效果”的监督工作链,扩大了代表对民生实事参与的范围。
票决制让乡镇人大履职行权的抓手更具体、更实在了,既有效激发了基层代表的履职热情和内生动力,也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有了监督问效,一些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痛点堵点问题也迎刃而解。
双峰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前后历时11年,群众诟病不已,被票决为年度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后,县人民政府实行“军令状”管理,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全程跟踪监督,年内便顺利完成搬迁。
五年来,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在我省全面铺开,截至2023年底,全省1522个乡镇共票决民生实事11000余件。从校园提质改造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乡村医疗服务到桥梁道路优化……在“票决”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正在竞相绽放。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李翔
三审:王展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