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新时代高校钢琴教学中思政元素实施路径探析

  科教新报   2024-09-13 09:27:34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霍达

新时代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钢琴课程教学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课题。通过融合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能深化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由内而外地受到良好的教育影响。基于此,本文在阐述钢琴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政元素的具体路径,为新时代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一.钢琴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意义

1.1体验艺术美,认识和引领思想

钢琴课程通常被视为一种纯艺术培养,即学生通过学习钢琴来发展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然而,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钢琴课的教学当中,赋予钢琴课程更深远的教育价值。学生不仅能在艺术层面对艺术的美进行充分的感受、解读以及传递,同时也能从中得到思想的提升和引导。同时,欣赏和演奏钢琴音乐,让学生从音调、风格等方面去感受其中所带来的力量,其中的力量不仅是艺术的力量,同时也是思想的力量,它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去理解社会,去理解国家[1]

1.2构建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

音乐作为一种强烈的情感调节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认同。教师通过钢琴教学中音乐作品的选择和解读,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去理解其深层含义。同时,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和感知我国的富饶民族文化,推动内心深处对于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认同感。当然,教师还能在教育中深化对国家的认位感和归属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1.3向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学习,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纵观钢琴发展史,教师可以看到贝多芬,肖邦,郎朗等一大批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影响着教师每个人。他们的执着与奉献,令人钦佩的精神风貌,能使学生体会到毅力与责任的重要。正如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与贡献一样,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艺术时,能够体会到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尊重与探索艺术的同时,也要为社会与国家作出贡献。可见,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与责任感。

二.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实施路径

2.1强化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为实质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的钢琴课程中,关键在于重塑教师的教学视角和理念一个由底层的思考转变为较高层级的教学理念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所扮演的角色远超过教授钢琴知识技能。为此,教师需要以全面的视角去认识和实践教育过程,而这种视角应该包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和认同[2]。当然,理念的转变乃是一种内在的认知改变,它要求教师首先树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这一认识应建立在对教育目标的深入理解之上,即明确教育既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手段,更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爱国精神为目标。换句话说,教师在钢琴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专业课知识的引导者,更应充分发挥自己引领者、组织者与设计者的作用,在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2定期开展教师集中培训

创新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钢琴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钢琴课程的教学模式,开阔了钢琴教育的维度与视野,同时也对钢琴教学涉及的内容、模式和方法提升了要求。就新的教学理念来说,一部分的钢琴教师可能会感到无法适应这样的改变,有的教师甚至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和情绪,进而导致了钢琴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高效。因此,教师自我充实与学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尤其在校方持续不断向新教学理念迈进并对钢琴教师进行定期而集中的培训的情况下这种培训应采用多重模式,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相互辅助,提高教师的教学适应性[3]。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来校内举办讲座,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启发和引导教师们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被给予到校外进行进修学习的机会,去亲身接触并体验新的教学环境,并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从而形成更加宽广的教育视野既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良好机会,也是教师们互动学习、借鉴各家教学法的重要平台。

2.3挖掘钢琴课中的思政元素

专业知识中隐藏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将专业理论、人文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方式,巧妙地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例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一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描绘了我国大西北广袤无垠的土地和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还包含了一份坚强不屈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在教学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首歌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敬仰,同时深化其对毅力、坚韧不拔这类价值观念的认同。当然,对于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尝试,教师并非在钢琴课上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营造一个环境和氛围,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自然和主动学习过程中,接受并接受良好的思想熏陶,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和深化自身的价值规范与世界观。这是一种既重视知识传授又关注价值塑造的教育方式,它能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思想素养,提高人文素质。

2.4整合课程资源,联合其他音乐专业课程共同发展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级钢琴教育需要加强融入和联动其他音乐专业课程,以丰富其教学内容,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并提高教学效果。诸如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以至民族音乐概论等音乐课程,都可以与钢琴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融入教学中,为钢琴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概论类的音乐课程,如中西方音乐史,可以让学生从全局认识音乐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了解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音乐家的风格和特点;美学类的音乐课程,如音乐美学,可以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解析和理解音乐,提高其欣赏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复合类的音乐课程,如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其骄傲的民族感情和自信心。通过整合这些课程资源,将中、西音乐历史和音乐美学等理论知识融入钢琴教学当中,既能使学生在技术技巧的学习过程中寓教于乐,避免枯燥乏味,而且可以使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钢琴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追求的是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一同塑造他们的思想品格,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历史以及价值观念。为此,课程思政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要求挖掘钢琴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也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钢琴课程中找到有效的融合点,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而微妙的影响,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预期效果。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