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周刊|幼小衔接,如何更科学?

  科教新报   2024-09-09 11:51:14

“一年级老师已经不读题了,你敢让孩子裸奔入学吗?”在不少家长育儿群里,类似的幼小衔接招生广告屡见不鲜。这样的言论让不少家长陷入焦虑:孩子幼升小,不抢跑就落后了吗?本期邀请新宁县教育人一起支招,谈谈幼小衔接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期联合出品:新宁县教育局

主持单位:新宁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主持人:肖巨石 赵艳红 刘慧娟 许艳荣


【名师来支招】

“衔”有妙招,“接”续美好

伍海华 邵阳市幼小衔接专家组成员,邵阳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邵阳市兰芳名师工作室卓越教师。

作为省“幼小科学衔接”优秀试点校,每年秋季开学前两周,我校不会组织一年级新生上新课,而是开展艺体活动、集体游戏等,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节奏。这时,就会有家长前来质问:“孩子天天都在玩,到底学了什么?”

很多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幼小衔接”工作做好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不妨从以下4个方面尝试:

身心适应。喜欢上学,是儿童入学适应的起点,积极的入学体验有助于儿童顺利开启小学生活。今年6月,新宁县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和家长来学校参观,感受了优美的校园环境、有趣的小学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家长还可以通过亲子游戏、运动锻炼,帮助他们保持快乐向上的良好情绪,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适应。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凡事不包办代替,比如引导孩子早睡早起、整理学习用品、做适当的家务劳动等,好的学习生活从好习惯起步。

社会适应。家长要注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比如说,从小教育孩子要讲礼貌,碰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这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适应。家长应注意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

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校要同向同行,帮助孩子在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有机融合,让每一个幼儿的生命潜能得到激发与释放。


【共绘同心圆】

放下焦虑 相信孩子

新宁县金石镇见龙桥幼儿园园长 李美香

识字量需要多少?加减法、拼音要不要学?幼儿园毕业后,欣欣妈妈担心孩子进小学跟不上,咨询我要不要暑假给孩子报名幼小衔接培训班。我安抚她,与其殚精竭虑,不如放下焦虑、相信孩子。

其实在幼儿园,孩子已经掌握了很多学习小技能。幼儿园的艺术绘画,让孩子学会了握笔书写;科学探索,让孩子了解了空间、逻辑和数字之间的联系;自主游戏,则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品质……可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家长确实不需要过度焦虑。

不过,在幼升小的关键时期,家长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各项学习的基础。为孩子挑选适合的读物,陪伴孩子阅读,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都能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培养孩子学习的专注力和持续性。我给孩子买了不同难易程度的拼图、钻石贴画、乐高积木,难易程度都有。简单的,孩子可以独自完成。难度大的,我就陪着他,鼓励他多尝试。当孩子耐心告罄的时候,我会用他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奖励,激发他的动力。

培养自理能力。每次带孩子出门,我会询问他这次出门应该带什么东西,指导孩子整理好所需物品。回家后,再让孩子归纳整理。渐渐地,孩子在一件件小事中掌握了整理技能,也加深了对秩序感的理解。

遵循规律,静待花开

新宁县芙蓉学校 蒋冬玲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常常听到身边的小学家长这样形容抱怨,这其实可能是没有做好“幼小衔接”造成的。

别看我女儿现在懂事、听话,在她刚进入小学时,也曾让我无比头疼。尤其是写作业时,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吃东西,总是坐不住,效率很低,让人着急。一次,我参加幼小衔接主题的家长会,才发现还是家庭教育方式有问题。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在女儿上幼儿园时便教她学习小学的知识,比如拼音、识字、背古诗等等,却忽视了专注力训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当女儿取得一点进步时,我首先看到的是她的不足,开口就是指责她哪些地方没做好,希望下次表现更好。这样次数多了,孩子也越来越不自信了。

家长会上,老师提到注重幼小衔接,其实就是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我意识到,以前的做法可能就是在“揠苗助长”。

孩子坐不住、做事磨蹭是专注力不够的一种表现。于是,我改变只求结果不重过程的教育方式,陪伴孩子阅读、练字,锻炼她的专注力。肯定她的付出与努力,欣然接受孩子每次的成功与失败。

自从我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后,女儿也在悄悄改变,比以前更加自信大方,学习也更加自觉和专心了。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家长不妨遵循规律,静待花开。


【局长谈家教】

追求“三同”,衔接无缝

新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 局长 李新华

为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引导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及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理念,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新宁县全面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初步形成了“三同”的推进机制。

坚持系统推进,实现目标同向。2023年4月,新宁县召开了幼小衔接工作推进会,全县幼儿园和小学相关负责人共100余人参与其中,学习相关文件精神,邀请专家指导,对18所县级幼小衔接试点园和18所县级幼小衔接试点校进行了授牌。通过组合拳,在全县形成有效科学衔接的共识。

注重科学引领,实现家校园同心。新宁县依托新宁县幼儿园和新宁县芙蓉学校这两所省级“幼小科学衔接”优秀试点园(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辐射推广,再遴选36所县级试点园(校)全面跟进。同时,以湖南省赵艳红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和县教研室为平台,全面开展幼小衔接的培训教研、家校交流、课程建设等活动,促进家校园形成合力。

做到双向奔赴,实现幼小同行。一年级的孩子重回母校、幼儿园大班孩子参观小学、幼儿园与小学老师联合研讨……像这样双向奔赴的幼小衔接交流活动,在新宁县幼儿园和小学已常态化开展,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制度也趋于成熟,全县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幼小协同、无缝衔接的教育生态。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