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书记校长说|洪江市黔阳一中:在文化的沃土上拔节生长

  科教新报   2024-09-05 10:44:25

洪江市黔阳一中校长 王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这静美的秋日里,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年,迎来了23位新教师和高一700余名朝气蓬勃的新同学。你们的融入,使我们一中这个大家庭更加强大,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所有新教师和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全校师生致以新学期的美好祝愿!祝老师们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83年前,黔阳一中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肩负起振兴湖湘教育的历史重任,83年以来,一代又一代一中人不懈努力、拼搏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辉煌,省级示范性重点中学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今天的黔阳一中,肩负着42万洪江儿女的殷切期盼,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一中人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潮头,劈波斩浪,奋楫前行。如何才能让一中这艘巨轮行稳致远,我觉得大家可以从我们黔阳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去汲取养分。

警钟长鸣,心系家国。黔阳一中的校史馆里至今仍存放着一口“炮弹钟”,这是用抗战时期日军轰炸洪江的炮弹残片制作而成。当年首任校长罗植乾先生,为了让学生牢记国耻,发奋图强,特意到军管会要得这枚拆卸下来的弹头,改装之后制成炮弹钟。当时一中的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参加军事训练,大家随时可能报名参军奔赴疆场,在训练中,学生将该弹头钟挂在操场一角作为射击的靶子,所以该钟至今留有多处弹痕。这一声声洪亮的钟声,都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位一中学子,历史莫敢忘,吾辈当自强。

苦学力行,风气养成。“苦学力行”四字是抗日名将、薛岳将军的亲笔题词,该字曾雕刻于“省立第十中学”(黔阳一中前身)的教学楼墙柱上。薛将军认为教育之要旨,在树立优良风气,而风气之养成,则在于苦学与力行。苦学所以教其知,力行所以修其身,知与行合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苦学,强调勤奋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力行,强调努力实践,学以致用。今天的一中人,也要赓续“苦学力行”的优良风气,培养实干精神、拼搏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有所突破。

隆平精神,务实创新。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院士的丰功伟绩家喻户晓。杂交水稻从安江走向世界,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工作生活了37年,作为安江名校的黔阳一中,我们始终把袁隆平院士如同稻穗般金黄饱满的一生,作为一中学子学习的典范。学校的校徽上清晰可见的两条长长的稻穗,它象征的就是以隆平精神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隆平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要做一粒“好种子”,要胸怀梦想,务实创新,团结协作,勇攀高峰。

老师们,同学们,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黔阳一中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三湘名校,其文化的力量远比单纯知识传授影响更为深刻和长久,它会成为师生一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新时代,新使命,新学期,新征程,让我们各负纵横志,同抱奋斗心,在黔阳一中这片文化的沃土上拔节生长。

谢谢大家!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