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4-09-04 22:17:12
浏阳一中校长 苏飞跃
近百年风雨兼程、接续奋斗,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着力打造“温润教育”土壤,积极培育吃饭好、睡觉好、运动好、心情好、品行好、学习好的“六好”教育微生态,办学成绩高位进位,学科竞赛捷报频传,我们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办好人民满意的一中教育,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高品质学术型高中”,还需要我们倾力奔赴。重任在肩,我有三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愈发乐观从容。“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有追逐梦想的精神,更要有自信的精神,若是有了这点精神,就可以有一番作为了。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已在夏季奥运会上夺得303枚金牌。从第一金到第100金,我们用了20年,而从第100金到第300金,我们同样只用了20年。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网球单打问鼎,潘展乐泳坛一骑绝尘,我国体育代表团勇夺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金牌数与美国队并列第一,之前“30枚金牌极限”的说法更是不攻自破。竞技体育不仅是肌肉与力量的较量,更是精神与意志的对垒,高中三年的学习也会是这样。同学们,命运永远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生命的节奏,当面临挫折时,更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漫长的人生里,计较太多就是对有限生命的亵渎,正如著名作家杨绛先生那句经典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二是千磨万击还坚劲,勇于攀高登峰。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司马迁忍辱负重,笔耕不辍写成《史记》;王羲之临池学书,墨染池水才得“入木三分”;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写下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没有谁生来无畏,创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从0到1”的突破,不过是长期积累后的蜕变;“从1到10”的应用,仍然离不开千百次的试错和改进。我校88级校友、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忠阳曾说过,“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唯有自主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他为此投身国家航天事业,倾注了全部才智和心血。同学们,艰苦磨砺才会让我们更强大,即使舒适也切莫懒惰,宁愿艰巨也不要无趣,我们应该也必须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和紧张生活的磨炼。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特色和平台资源,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锤炼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不能摆烂,拒绝躺平、远离盲从、克服内卷,用极致的拼搏和不懈的奋斗,努力成长为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
三是涓涓不止江河生,坚持终身阅读。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好学之人、善学之人。当前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率越来越快,能力的迭代率越来越高,如果不注重学习充电,能力素质就跟不上,“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今年4月我们邀请的钱永刚教授,在讲座过程中反复提及,我们这个年纪更是要博览群书、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阅读资源放到离大家最近的地方,联动浏阳市图书馆、浏发集团在六七教学楼建成智慧书屋,挂牌了谭嗣同基金会的爱心书柜,在一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老八间等设有流动图书角、阅览室、朗读亭,就是希望同学们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忙里偷闲学,如饥似渴学,最终在长满书的大树下成长为祖国期待的模样。
同学们,山高水长,行者无疆,世界上差距最小的是智力,差距最大的是坚持。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了希望。新学期开学了,我衷心地期待全体一中人能够保持自信从容、勇于攀高登峰、坚持终身阅读,在不确定中探寻生命的确定性,在变化中追求持续成长。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