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丨“地铁拒载coser”?公共管理应在宽严之间找平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02 22:23:38

毛舟宇 曹茜茜
  近日,“问政四川”平台上一则“整治cosplay(角色扮演),挽救青少年”的建言,引起网友关注。建言称,地铁里随处可见的coser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希望安检拒绝穿着奇装异服者乘坐地铁。对此,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回复称,“根据相关规定,着动漫服饰的情况并未在禁止行为中”。

从市民的建言来看,年轻人着动漫服饰有两点“令其不太满意”。一是服饰夸张,担心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示范;二是地铁里随处可见,可能会影响城市形象。cosplay爱好者对该市民的建言理由也不太买账。他们认为,首先要界定好“夸张”这个概念,“是不是看不惯的都可以归为‘夸张’?”还有人辛辣地指出,“cosplay并不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不文明的只是一些特殊的人”“自己‘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也必须服从”。

随着“二次元”文化盛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cosplay。走进商场、地铁站等公共场合,身穿动漫服饰者并不在少数。其实,如果用平和包容的心态去看,他们与身穿汉服、旗袍等中国传统服饰的人并没有太多区别,别人不能横加干涉甚至扣“帽子”。但也正如建言者所担忧的,如果大家都为了“彰显个性”而“放飞自我”,甚至为了与动漫人物形象高度契合,而“戴着血红的美瞳,穿着‘袒胸露背’的衣服”去“招摇过市”,就可能会引起公众不适,甚至触碰到公序良俗。这个“度”如何把握,考验着公共管理的水平。

尊重个性和公序良俗,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如果因为某一个群体的穿着“冒犯到了自己的审美”,就试图借公权力之手剥夺其合法权益,明显是一种傲慢与偏见。而如果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让言行凌驾于公序良俗之上,也是一种幼稚与天真。双方都退一步,甚至多一些换位思考,类似的闹剧原本可以不发生。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