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书记校长说|大力传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同心携手开创民中新气象

  科教新报   2024-09-02 14:36:30

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市民族中学校长 袁建光

今年7月15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帮扶工作正式启动,在此背景下湖南师大附中托管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中曾经在附中的支援下,有过辉煌的历史。所以,这次托管,是顺理成章,是再续前缘。

我们民中的校门已经焕然一新,刷上了吉祥如意的红色,这是附中红、北大红、中国红,也必将成为我们的民中红。我们的校名已经改为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简称附中民中。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附中的学校,我们就是光荣的附中人。孩子们,你们就是骄傲的“附二代”。

我是附中派来的,但附中派来的不仅是我,我们来了五个人的团队,在民中工作。而且,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附中本部的老师以各种方式来这里工作交流。同时,我们的师生也会有很多机会去本部参观学习。我们来了,更重要的是附中的理念与文化来了。我们每个教室的正前方,有四个大字“公勤仁勇”,那是我们的校训,与附中本部一脉相承。高中部教学楼前的“刻苦、踏实、主动、多思”,那是我们的学风,也是与附中本部一脉相承。初中部教学前的“眼中有光,心中有国,脚下有力”,那是学校对同学们的培养目标,希望你们成长为新时代的“三有学生”。

同学们如何成长为“眼中有光,心中有国,脚下有力”的新时代三有学生呢?我们务必谨记,用校训“公勤仁勇”来锤炼我们的品格,用学风“刻苦、踏实、主动、多思”来指导我们的学习。此外,我们还要有一种精神引领。此时此刻,请你抬起头来,看向前方。我们办公楼上这八个大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这就是附中精神,这是百年附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从今往后,附中精神将指引我们全体师生,奋勇向前。

那怎么理解“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呢?《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先民们看来,昼夜交替、寒来暑往的自然规律,体现了上天永不止息的刚健之德,所以叫“天行健”。人们要顺应上天的刚健之德,不断强健自己的身心,毫不懈怠的努力奋斗,所以君子要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一种极佳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极高的人生态度,意味着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地追求更好、更卓越的自我。所以,“自强不息”是“追求卓越”的前提和途径,“追求卓越”是“自强不息”的目标和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如今,中华民族正迈步在伟大复兴的大道上,也遇到了美国霸权、周边动荡等诸多困难,但我们有信心面对和攻克所有艰难险阻,因为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着“自强不息”。

于我们民中而言,近些年也遇到了诸多困难。现如今,附中来了;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当然,我们要明白:成就大事,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我们大力传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

特别是,我们一定要摒弃“重在参与”的错误思想。今天起,我们必须秉持“追求卓越”的理念。如果你是带着“重在参与”的态度去做事,你就会随便做,你就不可能做好;如果你是带着“追求卓越”的理念去做事,你就会去拼去搏,你就一定能做好。同学们,你们的未来能“重在参与”吗?不能,必须“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老师们,我们的工作能“重在参与”吗?不能,必须“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时代不等人,我们必须大力传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同心携手开创民中新气象,书写属于我们民中人的美好画卷!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