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26 08:06:46
【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望城县域, 共和国《 望城 县志 · 文物 ·名胜 》载: 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31处,其中古城桥新石 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遗址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政府》官网载:团头湖 遗址群,距今约 5000年以上。商周 时代遗址 4处。这表明中原文化已逐渐南迁。商周之交今长沙被周公封为扬越部族长沙方国。西周因之。 《 望城 县志 》载: 有 “ 春秋战国 时期 楚国村落遗址 ”。春秋初期扬越部族长沙方国受楚人势力影响,春秋中期为楚国政治势力所控。战国中期后首属楚洞庭郡,继属楚苍梧郡,郡治长沙县。这为先秦及《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典籍及岀土文物所证实。我在《长沙地名源流考》《茶陵地名源流考》《攸县地名源流考》中,均有相关考述。
秦 置长沙郡 长沙县,今望城区域属之 。西 汉属长沙国 临湘 县 。 西汉末王莽改长沙郡 临湘 县 为抚睦县 ,东汉初复为长沙郡 临湘 县,望城区域均 属之。 三国初属吴临湘、湘西县地。 西晋 属 荆州长沙郡临湘县地。 东晋 属 荆州长沙郡临湘县地。 南北朝 属 湘州长沙郡临湘县地。 隋 初属潭州 长沙、衡山县地。 隋大业八年 (612)后属 长沙 郡 长沙 县地。隋 唐 间,时属潭州长沙县、时属 长沙 郡长沙县 。 五代属 长沙 府长沙县地。 北宋为 潭州 长沙、善化县地。 元属潭州 长沙县地 。 明 先属潭州府 长沙县地 ,后属长沙府 长沙县 、 善化县地 。 清沿袭之。
民国元年( 1912),撤长沙、善化两县 置 长沙府。民国 2年(1913)后 归属频调,始终属 长沙县地。 1951年5月,析长沙县西部置望城县,以县治望城坡得名,属长沙专区。1951年12月 (亦云1952年3月) ,县治迁高塘岭(今城关镇)。
望城置县晚,但境域有古地名望城坡、靖港、铜官、乔口、高塘岭, 承载着深厚的地名 历史文化。
望城坡,何以得名 ?
望,古文中有向远处 察 看之义。《荀子 ·劝学》《战国策·齐策》 皆有载。 商承祚古文考: “象人登高举目远瞩。”城,古文中多指都邑四周之墙垣 、 城池。《诗经 ·静女》《战国策·中山策》《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皆有载。 坡,地势倾斜的地方。汉 之 前多通古文阪。《说文 ·土部》 , 段玉裁注: “《阜部》曰:‘坡者曰阪。’”汉代黄香《责髯奴辞》“离离若缘坡之竹,郁郁若春田之苗。”望城坡,即站在坡上望见城池,故名。
望城坡得名 约 在 隋、 唐之交。
一是长沙古城,据考证约 有 3000多 年的历史 。 隋唐之交,古城有较大规模且繁华,南来北往客商多。 从长沙 出城西渡湘江,于今望城坡一带,置有递铺,渐成聚落。客商于此眺望城区景象,故名望城坡。二是唐代地名 语 词 文化 ,多 用 “望”字开头。唐代古城多 建 有望江亭、望楼、望江楼 等建筑 。明嘉靖《一统志 ·南昌府》载:唐代韦丹筑南塘堤以抗涝,建亭纪之 为 望江亭。唐代元稹《长庆集》《新唐书 ·武宗纪》 均有 望仙楼 之 载 。三是 《望城县志 ·行政区划》:望城境域自北宋元符元年(1098)至民国元年(1912),分属长沙、善化两县 地 ,其分界线湘江以西 有 溁湾镇、望城坡、长善庵 之载 。由此可推知,望城坡得名于隋、唐之交,最有可能。
据当地父老 乡贤 相传, 唐、宋之前 长沙有大、小望城坡。今长沙市岳麓区王家湾立交桥东北角矿冶研究院内 有 山坡,自学士桥、合浦一线进城,必经此小山坡,在坡上可望见今长沙市五一路城区,故名小望城坡。自宁乡一线走官道来长沙,必经三里垅上今公交西站东农业银行 旁 边的山坡,在此大山坡上,可望见今湘春路以北之城区,故叫大望城坡,习称望城坡。 1951年置望城县时,即以此为县名。
靖港,何以得名?
靖,古文中本义为安定。港 , 江河支流。唐宋诗文中,南人多用此字 ; 又多引申为船泊码头、港湾之意。靖港,即安定的港湾。
靖港得名,应与唐代李靖奉命讨伐萧铣有关。《新唐书 ·李靖》载:唐武德四年(621),孝恭与李靖合兵围铣,迫使郢都萧铣投降。“由是江、汉到城事下,(李靖)以功封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乃度岭到桂州(今广西),分道招慰。”武德四年,李靖率兵平定岭南, 曾驻兵芦江(今靖港)。因军纪严谨,秋毫无犯,乡人敬之, 遂 名此 地为 “靖港”。《大明一统志》载:“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昔两岸芦花丛生,原名芦江。”
铜官。历为境内古地名。何以为名?
铜, 古称 赤金(铜), 亦 可引申为古代冶炼兵器之场所。官,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认为:官字 “盖象周庐列舍之形,谓臣吏所居,后乃引申为官职之称。”铜官,可释为官府 管理 冶炼兵器的场所。
铜官 得名于 何时?难以稽考。 不过, 铜官 得名可能在春秋初。
其一, 《元和郡县志 ·江南道五》载:长沙县有“铜山,在县北一百里。楚铸铜处。”这“铜山”当约在今望城县铜官方向,“楚铸铜处”,当有官吏管理。这是否为“铜官”得名之依据,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 《 麻阳地名源流考 》考证: 楚国约在楚熊勇七年(前 841),已在今湖南麻阳县九曲湾,发现 楚国 铜矿 遗址 , 楚于此 采掘铜矿历时 180余年。春秋初,楚迁罗人于今汩罗市罗水流域,为楚之附庸国。其时,楚人与罗人在今湘江下游今铜官一带,设官冶铜铸兵器于“楚铸铜处”,并非不可能。
其二, 《元和郡县志 ·潭州·长沙县》 载有 “故尉城 ”。 孙权以程普为长沙县西部都尉, 为 防关羽 ,便在 此立城。此城应在今铜馆镇内,但未发现古城遗址。《水经注 ·湘水》载:长沙县城北有“北津城”。 《 望城县志 .建置沿革 》载: 此处 发掘有战国铜器、西汉墓葬,是一处西汉时期的古城遗址。不知是否与 “故尉城”有渊源。这表明今望城境内自古为吴楚及三国吴蜀军事要地。 当然, 铜官 得名是否在春秋初,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历史上铜官窑,历有名声,扬名国内外。得名在两汉时,实有可能。 因在 马王堆汉墓中,就有铜官的陶制品。石渚村发掘一座石门矶窑址,出土器物与东汉晚期长沙墓中瓷器相同。这说明此窑在西汉时已存在。 今有 铜官 古 窑 遗址。
乔口。乔江汇入湘江之处,聚落谓之乔口,传为唐初于此架有一桥,后驻兵防守于此,又名桥口镇。乔,古文中有高曲之义 , 亦通 “桥”。口,古文中多指嘴,即人和动物发音及进食的器官 ; 也引申为口子、洞穴。镇, 有 镇抚、安定之意。晋以后,在险要处派将率 兵 镇守,故谓之 “镇”。 唐初置桥(乔口)镇 ,应 是比戍 所 高一级别的驻兵要地。唐初,镇戍权力减轻,《新唐书 ·兵志》载: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县令同 ; 但不治内政。北宋时,罢镇将,将其权力收归知县。但人口较多商业繁兴之 “镇”,予以保留。自此后乡村小商业都市,统称为市、镇。《新代史·职方考第二》:“自唐有方镇,而史官不录于地理之书。”其原因是非一级政区,故不录。因此之故,唐武德四年(621),长沙县设有“桥口镇兵”(即乔口镇兵),也不为地方志所载。 然而, 《 新唐书 ·地理志 五 》 载:长沙郡 有 “桥口镇兵” 。 可见其时,长沙 郡 县内已置军事 政 区,级别至少与县令同。 《 望城县志 》载 “五代后周王逵驻兵乔口,设巡检司。” 这 应是唐时置镇驻兵防守之遗制。
高塘岭,为望城县治。 1951年置县后,县治望城坡 ; 次年 3月迁 置 高塘岭,置城关镇,渐成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聚集中心。父老相传明初有江西移民于此,开挖芭茅塘(今斑马湖)引水灌田;山岗上又有小池塘、田土 , 故明、清以后历称高岭塘。 1958年属东方红(谷山)人民公社,1961年为高塘岭镇。 《 湖南行政区划大典 .长沙市 》载: 2011年5月 , 撤县为长沙市望城区,次年改镇为高塘岭街道办事处。
区境内 有 铜官窑遗址、谷山汉王陵遗址、书堂山殴阳询墓 、 湘江古镇群 、桐溪寺、六合寺、文星塔、九峰惜字塔等 。 纪念地有郭亮夫妇墓、雷锋纪念馆。
境内 丘岗纵横,平川北倾。 河流众多,气候温湿。生态 宜居 ,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资源充足,物产丰饶。富产稻、鱼,素称 “鱼米之乡”。 陆 、 水 、 空交通优势突显。 经济发展空间 大 。有智能终端、绿色食品、医药器械、新材料制造产业集群。 社会事业发展较快。 今 区 城区 内高楼叠起,街道纵横,市民乐居,生活方便, 面貌 巨变 ,旧 颜 无识。
出品 /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 /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 /张咪 刘韵霞 杨子情
本期特别鸣谢望城区委宣传部
往期回顾:
责编:杨子情
一审:杨子情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