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韶阳村:“三产融合”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07 18:06:24

文/图/视频/刘欣瑞 徐如风 房贺军 谢浪 张羽

湖湘大地,钟灵毓秀,十步芳草。在山川秀美,绿意盎然的韶山市韶阳村,连阡累陌,步步飘香。金黄点缀的田野吸引着彩蝶流连其中,并与整洁如新的庭院相映成趣。一幅宜居宜业,产业振兴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韶峰。

近年来,韶阳村在支村两委的带领和韶山市农村农业水利局等部门的关怀保障下,积极探索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从2015年的5万元突破至2023年的100余万元,先后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村等。

村民服务中心。

固本强基,农牧业振兴筑就“丰饶粮仓”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韶阳村对村内抛荒地块进行全面整治,并成功发展了一系列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粮仓满,天下安。韶阳村首先稳固粮食生产,种植水稻油菜约2000亩、蔬菜100亩。此外,韶阳村还利用当地气候土壤优势,大力发展柑桔、桑葚、黄桃等水果种植共约180亩、茶饮种植共约380亩,既丰富了农产品种类,又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高标准农田。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韶阳村通过充分发动村民参与,大力发展金丝皇菊产业,成功将废弃荒地与闲散零碎土地开垦为种植基地,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目前,韶阳村已形成了集种植、采摘、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成熟的金丝皇菊产业链。据统计,2023年韶阳村金丝皇菊产业创收20万元,再创新高。

金丝皇菊种植基地。

韶阳村壮大养殖业“特色”,绘就“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富美画卷。瑞祥特种鸡养殖项目占地12亩,年出栏特种鸡高达80万羽,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大关。该项目不仅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00万元的增收,还带动了30余名村民就业,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蓬勃生机。

瑞祥特种鸡养殖基地。

因地制宜,制造业助力扬帆“发展蓝海”

韶阳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秉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智慧,充分利用背靠韶峰风景区的优势,将高品质韶峰山泉水作为发展引擎。支村两委巧妙布局,围绕“水”字深耕细作,成功吸引战略投资伙伴,推动韶峰山泉水厂驶入发展快车道。目前,该水厂不仅为韶阳村创造了20余个就业岗位,还持续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分红收益,成为村民增收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韶峰山泉水公司。

盘活资源,屋顶生“金”。韶阳村大力推广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农村闲置屋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实现资源转化。据统计,韶阳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左右的集体收入。

光伏发电项目。

景美业兴,服务业助力绘就“财富蓝图”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和美乡村建设的浪潮中,韶阳村凭借资源禀赋与区位交通的双重优势,聚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力推进农旅融合,将其打造为“游韶峰山、品韶峰茶、饮山泉水、听韶山情”的农旅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如诗如画,宜居宜游”的产业振兴之路。

厂门口美丽屋场。

与此同时,韶阳村积极探索“红色+”模式,打好组合拳,在乡村振兴产业园内精心打造茶文化馆、水文化馆,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通过挖掘宣扬“民国教育家”、“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张默君以及烈士贺梓禄的事迹等开发了一系列红色培训课程,旨在将韶阳村打造成为湘潭市党性教育的现场教学点,写好“红色”共融“绿色”文章,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韶山干部学院学员参观韶阳村。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韶阳村以产业振兴为笔,于广袤大地上细腻勾勒出一幅幅繁荣图景,恰似“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微小之力汇聚成海,铸就了今日之辉煌。展望未来,韶阳村将继续乘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刘谦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