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鹊峰村:庭院“方寸地”,变身群众“增收园”

刘文斌 杨珍   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2024-07-17 09:15:49

“利用拆除‘空心房’后的闲置土地,用来发展‘庭院经济’,在扮靓美丽乡村的同时,还拓宽了增收渠道。”7月15日,走进蓝山县毛俊镇鹊峰村,村民肖新兰正在拾掇自己的“小菜园”。

谈及自家的“小庭院”,她乐呵呵地说:“别看这园子没多大,一年下来能卖万把块钱,对我家来说可是一笔很稳定的收入,而且小园种植的产物都是采用订单销售模式,每一个季度,都有相应的党员协助我一起种植不同的作物,到了成熟期,责任党员会帮我一起采摘,然后直接送往村委会,由村委会统一帮我们销售出去,既省心又贴心,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鹊峰村党支部书记李恪六介绍,村里根据村民意愿以及各家各户的地形、位置,通过因“院”制宜、自主发展、指导先行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利用空闲方寸地,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禽园、小作坊等“庭院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目前,全村已有40多个小菜园,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每个小园为群众年增收4万余元。同时,村里还根据环境卫生、种养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庭院经济示范户”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性。

如今,在“小菜园”收成之后,村民相互串门,随手都会带上“小菜园”的时蔬作为礼物,邻里之间相互赠农作物也已成为鹊峰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年以来,蓝山县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径,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空闲资源,发展形式多样的“庭院经济”,切实把农家庭院“方寸地”建成家家户户的“增收园”。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杨熙明

三审:唐志军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